原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于1957年建院。这座在风雨飘摇中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老医院是万柏林区唯一 一个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但由于医疗技术及医疗管理水平的局限,该院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这里的老百姓得了病宁愿舍近求远去排队难、看病贵的“三甲大医院”,最严重时,病房冷冷清清。
然而,这样的尴尬正在改变。2018年12月,针对太原市万柏林区优质医疗资源匮乏问题,该院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作为医改目标,与全省最好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建设万柏林分院。此举推出后,该院无论是医技水平还是病人就诊量均开始大幅提升,把相当一部分老百姓都留在本地治疗。
太原市万柏林区大胆改革,引进“托管模式”,积极探索医联体建设的创新实践,得到省卫健委高度肯定,被视为推动全省医疗体制改革征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为推进分级诊疗、破解老百姓看病就医难题贡献了“山西经验”。
逼在悬崖上的改革
12月13日,上午九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万柏林分院内科护士长韵建梅刚安顿好几位着急等床位的病人。近日,该院内科一床难求,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越来越多。
韵建梅说,托管前,由于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有限,有些病重患者不敢收治,导致病人数量和质量下滑。托管后,特聘山医大一院内科著名专家吕吉元和刘学军主任为“内科首席专家”,让内科有了质的飞跃。他们医术精湛、敬业爱岗,每天进行教学查房,对病人病情及时会诊,手把手传帮带,不厌其烦给医生护士讲解发病、治疗、用药机理,带动全科室学习氛围空前浓厚。首席专家的入驻,不仅使科室医技水平大幅提升,也让患者们得到最好的诊治。
原来,多年来,该院在发展和服务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设备落后,人才不足,优质医疗资源严重匮乏,形成大医院“消化不良”和城区医院“吃不饱”现象;二是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低,无法满足百姓需求;三是医院运行体制机制落后,管理能力不足,改革创新活力不够,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此情形倒逼万柏林区中心医院的医疗体制改革,箭在弦上。
如何重塑医院形象?如何找回病人对医院失去的信任?
为解决这块“难啃的骨头”,作为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核心城区,太原市万柏林区政府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人、财、物、责、权、利“六统一”的要求,将全区公立医疗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完成组建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依托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万柏林分院,通过整合山医大一院、万柏林分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外延卫生所及卫生服务站四级资源,形成以山医大一院为核心,省市区村一体化、层级清晰、四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辐射万柏林区百万居民。
“托管”激发改革活力
12月13日,上午九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万柏林分院手术室内,正同时进行着五台手术,其中一台是乳腺肿瘤切除术。在山大一院外科专家的配合指导下,普外科主任王志胜和他的团队经过两小时紧张手术,将患者的乳腺肿物顺利切除。
在手术室门后,刚做完手术的王志胜主任告诉记者,“一年前,这样高难度的手术,院里一年做不了一两例,无论是技术还是医疗水平都达不到,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对医院缺乏信任;而现在,甲状腺肿瘤、胆囊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高难手术,每周都做好几台。”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万柏林分院院长孙海飚说,为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法人治理模式,加快紧密型城区医联体建设,在运营实践中,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采取全托管模式,优化万柏林分院人员结构,委派1名院长和7名副院长,主导医院行政管理及相应专业的科室建设。技术上,派驻8位“首席专家”、15位临床专家、6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在职科室主任、8名对口支援骨干医师,长期固定在分院坐诊、查房、手术、带教,帮扶科室管理。
“万柏林区中心医院的改革,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到实惠,病人花二甲医院的钱,就能享受省级三甲医院待遇和服务,收费却只有三甲医院的50%。更重要的是,每天都有山医大一院著名专家坐诊,不用去三甲医院排长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水平,我们心里真是高兴。”心内科患者家属一语道出患者心声。
数据统计:今年前10月,该院门急诊诊疗13.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23万人,增幅10.8%;住院人数7949人,较去年增加873人,增幅12.3%;手术人次1693人,较去年增加267人,增幅19%。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万柏林分院副院长贾军梅,同时还是山医大一院肿瘤科主任。在每周定点来分院坐诊同时,她还肩负在分院筹划开设肿瘤科的重任。她说,为提高万柏林分院的医疗技术,坚持“重点学科重点建、普通学科特色建、弱势学科整合建设”的协同发展思路,增设透析中心、慢病中心、康复中心、肿瘤科等科室,点对点聘任总院科室主任给予分院精准帮扶,带动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疗技术水平和业务量均大幅攀升。
今年,为建设和完善医联体智能信息化协作平台,充分依托“互联网+”,将实现远程教学、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扩大远程会诊服务,以万柏林分院为枢纽,实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与村卫生室互联互通,并逐步建立多科室联合会诊的教学协作,让基层百姓实时远程就诊,有效缓解基层优质医疗资源匮乏,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改革要敢于刀刃向内
患者难、医生难、医院难、政府难……医改“难啃的骨头”在哪儿?这台“大手术”该在哪里“下刀”?
这个问题,万柏林区区委区政府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万柏林分院的领导干部们给出答案——
去年以来,该区遵循“政府主导、集团运营、多方参与、惠及百姓”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成立医疗改革领导小组,由区长袁尔铭任组长。同时,建立医改联席会议制度,解析相关政策,完善顶层设计,实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医疗一体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他们通过诚恳细致多方努力积极争取山医大一院的支持帮助,最终达成建立紧密性医联体全方位托管的模式进行合作,积极构建维护公益、管办分开、权责统一、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公立医院管理模式。
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万柏林分院内部来看,原院长、现任党委书记郝拽生的主动让贤,率先自我革命,也为此次医改顺利推进起到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郝拽生说,“在医改过程中,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被改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看其思想是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所以,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始终把提高全区医疗水平放在首位,带头自我革命。因此,我愿意让贤,让职工受益、患者满意、政府放心。实践证明,我们的医改模式很成功。不仅医院加速发展,领导班子团结,中层领导服务意识显著提高,老百姓也满意,真正实现三赢局面。”
太原市万柏林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局长王建明说,下一步,我们要借助全托管模式,把山医大一院的全托管模式向基层社区医院延伸下沉,继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在医疗集团运行、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让辖区居民享受到与山医大一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万柏林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生命健康安全感。
本报记者 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