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红灯笼“富了”村民口袋

  缝红布、穿骨架、烫印花、粘金饰、安穗子……年关临近,在长治市上党区西池乡沙峪村满堂红灯笼厂车间里,一派红红火火喜迎新春的劳动场景,一车又一车的灯笼从这里装车发往周边各省区,在给千家万户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时,也在带动贫困群众和留守妇女增收致富上探索出了新路子。
  正熟练穿灯笼骨架的沙峪村村民项丽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就业,就是‘稳稳的’幸福。以前冬闲,没有一分收入。现在好了,一个月有1500元收入,花钱有了底气。”
  沙峪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里有1300余人,其中79人是贫困户。这个灯笼厂是2017年西池乡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现有20余名工人,其中17个是贫困户。经过三年的发展,灯笼厂也由原先的手工小作坊发展成为占地3000平方米的规范化灯笼厂,年生产近8万只灯笼,销售额达到100万元。一盏盏手工制作的红灯笼,也给沙峪村贫困户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灯笼厂负责人王建丽说:“这灯笼看上去简单,但它的制作工艺其实很繁琐,全部都是纯手工来操作。做灯笼不仅要快,而且更要看质量,只有用心先把质量做好了,厂里的发展才会更好,大家的生活才会更好。”
  随着订单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灯笼厂收益也日渐增多。如何让这笔收入更好地服务于民,灯笼厂负责人王建丽已经有了打算:这些收益除了一部分支付工人的工资,一部分留作扩大再生产,其余的将全部用于沙峪村扶贫工作,具体就是为沙峪村6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发放生活必需品;为贫困学生提供基本生活费;为部分特困户提供基本生活费。
  “总之,就是用这笔钱让村中更多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王建丽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靳晓姝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2-29期

  • 第2019-12-28期

  • 第2019-12-27期

  • 第2019-12-26期

  • 第2019-12-25期

  • 第2019-12-24期

  • 第2019-12-23期

  • 第2019-12-22期

  • 第2019-12-21期

  • 第2019-12-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