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先锋品牌·综合

回眸2019 长治持续迸发体育事业新活力

——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 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 大力推广冰雪运动

  •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长治赛区开赛仪式现场

  •   回眸2019,长治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助推健康长治建设,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市体育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9年山西省模范单位”,也为建设美丽幸福长治交上了体育答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全民健身实现新提升

      健身场地建设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体彩公益金130万元,专项用于屯留区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建设;申请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65万元,为13个行政村配置健身器材169件;向省体育局争取价值约320万元的健身器材,为91个移民村配置健身器材1001件;通过省体育局积极向上申报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35万元,将为长治市辖区内27个行政村每村资助价值5万元的健身器材一套。
      健身组织方面积极完成市体育总会换届工作;新增市拔河协会等3个市体育单项协会,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达到40个,俱乐部达到32个;审核批准长治体校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6人;组织完成基层群体干部培训暨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管理培训65人。
      健身活动方面成功承办了10余项省级、国家级全民健身赛事。全年市县两级共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80余次,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同时,市体育局还与相关单位共同组织主办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2019年长治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10余项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积极生活”新理念深入人心,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坚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

      圆满完成“二青会”承办任务。今年8月8日至18日,“二青会”于省城太原举行。8月1日至16日,长治市承办了3VS3篮球赛、U16女子足球、羽毛球三项赛事,陆续圆满收官。不但高质量完成场馆建设任务,改造了长治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及沁源县篮球馆,新建屯留区体育中心四块足球场,为承办比赛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高站位谋划筹办工作,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协调“二青会”组委会及长治市执委会有关部门,在决赛期间周密部署,协调各方,日均用车79辆,出动警力6500余人次、警车400余辆次,快速检测食材10500批次,组织1600名志愿者为赛事服务……确保了执委会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得到各参赛代表队一致好评。市体育局高标准组织竞赛工作,坚持“科学办赛、高效办赛、节俭办赛”原则,切实做好项目布局、比赛器材购置、赛前试运行等工作。羽毛球比赛有52支代表队、604名运动员参加,U16女子足球比赛有12支代表队、231名运动员参加,3VS3篮球赛有41支代表队、249名运动员参加。整体竞赛组织工作安全有序。
      “二青会”参赛成绩斐然。在“二青会”上,该市共派出119名运动员参加了跆拳道、蹦床、滑板、田径、乒乓球、自行车、空手道、摔跤、武术等项目的决赛,共获得金牌14枚、银牌18枚、铜牌18枚,田径、空手道、乒乓球队均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年度赛上,该市取得金牌55枚、银牌73枚、铜牌87枚,总分2058.5分的好成绩。此外,长治运动员崔碧晖夺得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太极拳冠军,全市共有数十位运动员捧回全国比赛金牌13枚、银牌3枚、铜牌2枚。
      成功承办竞技体育赛事。2019年,长治市先后承办了2019山西“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行赛段)、全国U17男子篮球赛、山西省羽毛球锦标赛等18项省级以上赛事,推进高水平体育赛事下基层;举办了长治市青少年足球、游泳、武术散打、乒乓球和篮球项目锦标赛,充实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队伍。

      坚持“体育+”引领发展 体育产业实现新跨越

      圆满完成产业统计及普查工作。长治市认真完成了体育产业统计和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摸清家底,澄清底数,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目前,全市体育场地面积为874.792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1平方米,位列全省第一。
      做大做强体育产业。通过实施“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模式,打造了沁县龙舟、屯留老爷山、黎城红山自行车赛等一批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及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发展老顶山神农滑雪场、平顺亚布洛尼滑雪场、双创梦工厂等冰雪项目,促进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其中,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体育制造业占比突出;体育彩票销售截至12月17日,达到25668万元,有力助推着经济项目的转型升级。
      加快足球场地建设。根据晋政办发电〔2019〕32号文件精神,2016年到2020年10月末,长治市应完成50块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任务,到2018年末已完成30块,还有20块建设任务未完成。目前,全市共申报47块,正抓紧推进,建设进度目前排名全省第一。

      坚持深化“放管服效” 体育改革谱写新篇章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理顺行政审批事项。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各市县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长治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首批从市体育局划转行政审批及关联事项5项,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工作原则,合理确定审批和监管的职责边界,厘清权责关系,建立审管衔接机制,协助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做好现场踏勘、专家评审(论证)等相关工作,并集中精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深化足球改革。长治市足协组织办赛能力全面提高,成功举办了各类足球赛事300余场,参与人数3000余次;大力推进足球进校园、进社区,开展足球公益课20余次,捐赠足球器材6次;继续拓展足球人口,发展学龄前幼儿足球,开展兴趣足球教育、小足球赛等活动10余次。此外,体育公园项目是该市2019年重点城建项目之一,总投资概算4.2亿元,4月21日起奠基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15亿元,投资完成率51%,正全力推进工程进度。同时,体育公园项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2019年,长治市体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涌现出不少亮点。盘点全年工作,亮点主要体现在承办“二青会”单项赛事精彩、惠民、圆满,青运综合效应凸显,长治市体育局也因此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织筹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二青会”组委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作为办好大型运动会的硬件基础,该市承办“二青会”三项赛事场馆建设于今年4月初率先通过了“二青会”组委会的场馆验收,资源开发工作也位居全省前列,共争取到“二青会”赞助资金约1800万元,不但弥补了长治市财政资金的不足,全力保障赛事各方面工作,更充分发挥了“二青会”的综合带动效应,把筹备“二青会”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紧密结合,刺激体育消费,带动体育产业。
      “体育+文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常平温泉小镇、黎侯古城三期、襄垣万亩花海等项目先后建成并对外开放,欧亚神龙湾、虹霓水街、八泉峡索道、荫城古镇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亦稳步推进。
      此外,借助二青盛事,体育惠民作用凸显。该市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长治市火炬传递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以及赛事举办期间,先后6次组织5000余名青少年学生免费观赛,免费向全市各部门、社会各界群众发放赛事门票62050张,受到广大市民群众一致好评。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展望2020年,长治市体育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扬中华体育精神,以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创造新时代的长治体育新业绩,为建设“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建设美丽幸福长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丽 闫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2-30期

    • 第2019-12-29期

    • 第2019-12-28期

    • 第2019-12-27期

    • 第2019-12-26期

    • 第2019-12-25期

    • 第2019-12-24期

    • 第2019-12-23期

    • 第2019-12-22期

    • 第2019-12-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