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晋周刊

缤纷多姿话鼓乐

  • 绛州锣鼓。(资料图片)

  •   锣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族音乐,山西与锣鼓音乐有着悠久的渊源。《山海经》和《太平御览》中都江堰市记载了这样一则上古神话: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非常厉害,“铜头啖石,飞空走险”,长着一副铜头,把石头当饭吃,可以飞空走险。后来,黄帝得到了一种奇特的野兽,叫做夔(kui),用夔的皮做鼓面,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槌,最后通过“声震三千八百里”的鼓声,震慑蚩尤,终于降服蚩尤。
      远古时期,山西锣鼓多用于战争,是一种激励战士勇猛杀敌的鼓乐,一直以粗犷、剽悍、雄奇而著称于世。几千年来,由于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现黄河儿女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威风锣鼓,被誉为“中国第一鼓”。山西锣鼓种类繁多,最著名的威风锣鼓、绛州锣鼓、太原锣鼓,内容丰富,节奏欢快,场面壮观。
      威风锣鼓主要流行在临汾地区的霍州、洪洞、汾西、吉县等地,是典型的汉民族戏曲艺术,打击乐器以雄壮威武、壮观场面,演奏出内容丰富、形式多姿的鼓乐,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据史料记载,锣鼓演奏形式始于尧、舜时代,从襄汾院陶寺遗址出土的鼍鼓算起,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传说帝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做妻子,从此娥皇、女英二女便以万安村为婆家,羊獬村为娘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时,万安村群众便会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回到羊獬(xie)村时,当地族人又敲锣打鼓送她俩回婆家,以示威风。从那时起,就有了威风锣鼓。经过几千年世代相传,演变成现代大家熟悉的节奏快乐、场面壮观、声威强大的威风锣鼓。
      绛州锣鼓又称绛州大鼓,泛指山西新绛县汉族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
      新绛县有着演奏鼓乐的传统,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最流行的节目之一。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这种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
      绛州鼓乐据史籍记载可追溯至初唐。619年(唐武德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兵从龙门渡黄河,屯兵柏壁秦王堡,讨伐刘武周。新绛县还遗存着李世民屯兵柏壁时用的擂鼓台。据说当时的人们为庆祝秦王在各个战役中取得的胜利,创作了一部表现李世民部队的车轮声、马蹄声、人喊马叫声,并具有气壮山河气势的乐曲《秦王破阵乐》。《旧唐书·音乐志》载:“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秦王李世民也因军民为歌颂他而创作的这首擂鼓喧天的乐曲《秦王破阵乐》感到自豪。李世民继任皇帝后,将此曲调入宫中,凡遇大典盛宴,无不表演这首燕乐大曲,以炫耀自己在灭隋建唐时的功绩。清朝《直隶绛州志》曰:“岁时社祭、夏冬两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招集贩粥人甚便之。”民国时出版的《新绛县志》也曾说:“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绛州锣鼓一直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主要项目,也是祭祀、庆典、婚嫁和庙会活动中的主角。目前,大家还能欣赏到绛州鼓乐的精华作品《小秦王乱点兵》《叽呱啦》《厦坡滚核桃》《老虎磕牙》《牛斗虎》等300余首曲牌。
      太原锣鼓是流行在太原和晋中一带的锣鼓音乐。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多种。太原锣鼓中的“流水”,相传始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天的“流水”,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其实,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但是,从这些传说中,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并结出曲牌套路丰富的硕果。“一二五”则是根据马锣击打节奏而得名。
      文水鈲(gu)子流传于山西中部的文水及其周边地区,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音乐艺术,起源于当地古代祭祀、祈雨仪式。文水鈲子,诞生于文水岳村,其兴盛发展与文水县“接姑姑”的祈雨仪式密不可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祭祀文化的缩影。其中,麻衣仙姑的民间信仰和元宵节习俗,为文水鈲子的百年流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存动力。文水鈲子的音乐表达、表演形式以及其中表达的巫术观念在其民俗模式中都有着鲜明的反映。随着时代变迁,逐渐与民众的生活习俗结合,成为迎神赛社、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的“社火”活动,以及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文水岳村鈲子可以用鼓和镲两种乐器打击出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目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流行于永济的背冰插花锣鼓,起源于古老的河祭。表演者全是男性,他们光膀赤腿,每人身上背一块冰,再背一铁棍,上插花束。然后手提锣鼓,边走边打,给人以粗犷激越的野性感,有一种古朴的意境。
      “背冰”主要以永济长旺村的《背冰插花锣鼓》为主要正源。现在是当地在春节期间举办的一种民俗活动。“背冰”旧时还俗称“亮膘”,指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一个个赤背的男子,仅穿一条红色短裤,将一块约0.2米厚的大冰块贴身背在脊背上,是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北征攻打蒲津渡时,清军将领强拆民房,准备当太平军攻城时点燃木料架构作为防御体系。起义军部将相福录(长旺村人)献策,让大家下黄河凿冰,然后背冰块灭火破城,果然成功。相福录解甲归田后,在本村组织民众创编民间舞蹈反映当时的场景,展示农民起义军勇敢、大无畏的气概。该活动被当地群众自发传承,逐渐形成春节期间闹红火的风俗。
      太平鼓,因为此鼓的造形像蒲扇,所以也叫扇鼓,是一种说唱鼓舞,起源于神祀。流行于晋南曲沃、晋北朔州一带。1987年山西曲沃县任庄村一位叫许世旺的农民,献出一部清末抄本《扇鼓神谱》。该村根据此抄本和老艺人的回忆,于1989年原汁原味地恢复了湮没半个多世纪的扇鼓傩礼演出。傩礼具有民俗节日特点,演出于农历正月初七至元宵节期间。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在黄河流域保存的、以扇鼓为特征的社祭形态傩礼。它包括祀神、驱傩和献艺三个部分。演出的主体由本村十二名训练有素的农民组成,称为“十二神家”。显然,这是东汉大傩中“十二神兽”、唐代大傩中“十二执事”的历史衍变。这“十二神家”翻穿杂色羊皮袄,头戴清代官员的圆锥顶“凉帽”,手持扇鼓,扇鼓类似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单鼓。扇鼓表演者集说、唱、舞于一身,说唱内容随时代更新,贴近群众,很受欢迎。

    本报记者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1-14期

    • 第2020-01-13期

    • 第2020-01-12期

    • 第2020-01-11期

    • 第2020-01-10期

    • 第2020-01-09期

    • 第2020-01-08期

    • 第2020-01-07期

    • 第2020-01-06期

    • 第2020-01-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