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人文视野

食功乎曰食志

  善问者(1)复诘(2)以食功,遁辞者(3)仍对以食志焉。夫使功不可食,孟子必不继志以诘之也。何更(4)不思其故,竟对之以食志乎?且自万钟(5)致宾师(6)之养,上宫(7)有就馆(8)之时,孟子之不素餐(9)兮!固食功而非食志也。乃若(10)平情立论(11),称量(12)而施计其功。而强辩饰非,随意而予论其志,夫乃叹进一说以诘之者。辞固可得而伸矣,执一说以对之者,意又将转而穷矣。
  如孟子先以食志诘彭更,盖以彼言将以求食,而为梓匠轮舆者(13),固皆食志之人也。然独不曰食于人者不皆以志乎?夫不又有食功者乎?
  鼎钟(14)以养贤士,古人之所谓食功者。今固寥寥罕觏(15)矣。使果不食功也,何必于食志之外而更参一解(16)?
  大烹(17)以待名贤,昔之食功于人者。今固落落无几矣。使或亦食功也,何妨于食志之下而别赞一辞。
  食功乎?抑不食功而食志乎?孟子之诘彭更如是。更岂得曰不食功而食志也哉?
  且夫善问者,言固不惮(18)其烦也。而遁辞者,意已见其将穷也。
  盖在孟子,终欲核其当食之故。时以对镜而始明,事以参观(19)而欲见。故继志言功,更端(20)也,而原非好辩。而在彭更,岂不知有当食之人?特以理屈而难伸,辞以穷而思遁(21)。固舍功言志,强对也,而因以直陈。
  曰食志,非屈于食功之言乎。使不对以食志也,必无解于求食之言矣。然而更究不如是也,向孟子而进陈,恍若彼食以其志,我断不存不食之念。
  惟对之以食志也,始有辞于求食之言矣。然而更固已若是也,向孟子以正告,亦若人以志为食,我何敢有不食之心!
  曰食志也,更岂不知食功哉?岂不知食功而不同夫食志哉?抑亦穷于所对耳。迨观孟子反复辩之,然后知所当食者固以功而不以志也。更亦可以恍然矣。
  【题解】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译文:
  孟子说:“你何必讨论他们的动机呢?他们为你做事,可以给饭吃才给他们饭吃。再讲,你是根据动机给饭吃呢?还是根据他们所做的事情给饭吃呢?”
  彭更说:“根据动机给饭吃。”
  孟子说:“假定有人在这里毁坏了屋瓦,画脏了新刷的墙,他的动机是找口饭吃,那么你给他饭吃吗?”
  彭更说:“不给。”
  孟子说:“既然这样,你就不是根据动机,而是根据所做的事给饭吃的了。”
  以上是孟子和其弟子彭更,关于动机与效果问题的论辩。孟子认为,面对生活中的两难处境,还是应该主要看实绩,也就是“食功”而非“食志”。论辩过程中,孟子采取了他一贯的归谬法,把论辩对手推到荒唐的境地,使之不得不承认错误,从而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食功:因为贡献酬劳。食志:因为目的(动机)酬劳。
  【注释】
  (1)善问者:此处是指孟子。
  (2)復诘:反复诘问。
  (3)遁辞者:为了掩饰错误,或者由于理屈词穷不愿以真意示人而搪塞、躲闪。此处指彭更。
  (4)更:彭更。
  (5)万鐘:古代量器名。此处指优厚的俸禄。
  (6)宾师:古代指不居官职而受到君主尊重的人。此处指设馆招贤纳士,延请宾师。
  (7)上宫:楼馆。此处指宫庭治事之所。
  (8)就馆:指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
  (9)不素餐:《君子不素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君子不吃白饭,强调社会分工,强调脑力劳动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10)乃若:就如。
  (11) 平情立论:公允地针对客观事物和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阐明理由,表明态度。
  (12)称量:衡量。
  (13) 梓匠轮舆:梓人、匠人指木工;轮人、舆人指制造车轮和车厢的工人。
  (14)鼎钟: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此处是指(主人)鸣钟列鼎,以优待依附他们的“贤士”。
  (15)罕觏(gòu)即很少遇见。
  (16)更参一解:参与另外一种解释(说法)。即“食志”之外的“食功”。
  (17)大烹:烹,烧煮,古代祭礼,后用以指吃特别美味的饭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此处指(主人)以美味的饭菜,招待享有名望的贤士。
  (18)不惮:不害怕。
  (19)参观:对各种情况加以此较观察,实地观看。
  (20)更端:原意是另一事。此处指另换一种说法。
  (21)思遁:考虑隐藏、回避。

作者:佚名 整理、注释:张雪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2-21期

  • 第2020-02-20期

  • 第2020-02-19期

  • 第2020-02-18期

  • 第2020-02-17期

  • 第2020-02-16期

  • 第2020-02-15期

  • 第2020-02-14期

  • 第2020-02-13期

  • 第2020-02-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