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沁源,一片生机盎然。苍鹭、黑鹳、小太平鸟……多种鸟类出现在沁河畔,或嬉戏,或翱翔,或驻足,啾啾鸟鸣声声悦耳,翩翩鹤影赏心悦目……
沁源是全国天然林保护重点县、全国“油松之乡”,素有“北药之首”“鸟的天堂”之美誉,也是全省生态第一县、省级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进入新时期,沁源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确立了“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的发展战略。完善顶层设计,将生态发展和保护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制定并实施了《沁源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沁源县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强化考核机制,出台《沁源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及任务分解》,将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建立完善“河长制”“林长制”,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达标率持续提高。引深创建活动,编制完成《沁源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沁源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推进“两山理论”生态综合体(东山公园)建设项目,实施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特色森林旅游目的地8处,“国家森林乡村”6个。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荣获“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最佳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等“国字号”生态名片。
据不完全统计,在该县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21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褐马鸡、黑鹳、金雕、金钱豹、原麝5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全县境内种子植物95科407属816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53种,野生沁党参、绵黄芪、连翘、山桃、山杏、黄精、苍术等在全国享有盛誉。为了保护好鸟类等野生动植物,沁源县加强科研考察,出台了《加强秋冬季候鸟等鸟类保护的工作方案》,专门成立了观鸟协会,与山西沃成生态环境研究所合作,成立褐马鸡保护研究中心、专家工作站,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沁源褐马鸡分布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和中国农业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创建全省首个亚高山草甸生态保护修复博士工作站等,鸟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文/廉玉 崔俊 图/李嘉栋 郑曙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