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馍香十里春风吹

——记万荣县皇甫乡东埝村“馒头哥”董鹏飞

  春意盎然,花果飘香。孤峰山脚下的万荣县皇甫乡有一个美丽的东埝村,村里有一个绰号“馒头哥”的董鹏飞。董鹏飞凭蒸馒头的好手艺,一举摘掉建档立卡贫困户帽子的故事被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万荣大地。
  董鹏飞今年42岁,女儿董锦玉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儿子吴子轩尚在接受义务教育。
  2010年,父亲身患胃癌去世,留下诸多债务。2011年,前妻生下失聪且患有脑积水的女儿,为女儿看病再垒新债。女儿不到一岁的时候,前妻看到生活无望,离家出走。年迈的母亲承受不住如此打击,突患脑梗,瘫痪卧床五年之后去世。多年来,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落在董鹏飞一个人身上,累计欠账16万多元……
  2015年,他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他走投无路的之时,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运城市夹马口引黄管理局驻万荣县皇甫乡东埝村扶贫工作队带来了精准扶贫的缕缕春风。
  2016年初春,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次上门了解董鹏飞的情况,与东埝村“两委”共同帮其办理低保,又帮他种植了10亩桃树,并请来专家为他培训种植技术。但是,眼前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对董鹏飞来说仍然无力承担。
  一次偶然的家访,驻村扶贫工作队得知董鹏飞以前会蒸馒头,便鼓励他开个馒头铺,并带他到信用社咨询办理了5万元贴息贷款,用来购买搅面机、蒸笼等设备。
  馒头铺开起来的同时,扶贫工作队还与县教科局联系,将其失聪的女儿送到万荣县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馒头铺开业后,董鹏飞起早贪黑,勤劳苦干,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收入一天天多起来,馒头铺规模不断扩大,十里八乡都知道东埝村有个“馒头哥”。
  听说了“馒头哥”的家庭困境和创业经历后,距离东埝村30多公里的万荣县城附近七庄村的杜雪红倾慕而来,带着她的幼子同董鹏飞组成了新的家庭。杜雪红也成了董鹏飞馒头铺的得力助手,成为他创业致富的精神动力。
  董鹏飞夫妻俩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开始起面、搅面、揉馍、蒸馍、送馍,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钟。
  最初,每天蒸4袋面,现在每天平均能蒸10袋面,而且所蒸馒头当日全部卖完。特别是到了每年春季桃果疏花疏果和秋季桃果采摘时节,桃农雇人较多,馒头需求量大,董鹏飞的馒头更是供不应求,每天要蒸12至20袋面。
  董鹏飞的馒头主要销往周边的杨李、高家、周家、陈闫、南景、北陈、路家庄等村的代销店,最远的送到临猗县三管镇。
  为啥董鹏飞的馒头深受消费者欢迎?首先,他选用由纯天然、无公害有机小麦加工的优质面粉。其次,不用添加剂、不用发酵粉,使用农家传统酵母,纯手工揉制。第三,加长蒸制时间,一般馍蒸熟需要30分钟,他的馍蒸40分钟,出锅的馒头更筋道、耐贮存。凭着口感好、分量足、价格实惠,董鹏飞的馒头成了当地的抢手货,一年的收入可达10万多元。
  同时,董鹏飞还根据村民的需要不断增加品种。比如,清明前,为群众蒸制子福馍、生肖馍等,适应上坟祭祖之用;春节前,为群众蒸制枣花馍、馄饨馍等,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如遇群众有红白喜事,还要蒸制龙凤花馍、蒸食馍等多种花馍和祭祀用品,供民俗节庆之用,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最近,董鹏飞为了扩大馒头铺规模,又投资更换了新型搅面机、添加了新笼圈,并进行安装调试,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他笑着说:“现在,家里欠款早已还清,咱再也不是贫困户啦,一家人过上幸福生活,再苦再累也觉甜。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今后的好日子多着哩!” (王成林 王轶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4-12期

  • 第2020-04-11期

  • 第2020-04-10期

  • 第2020-04-09期

  • 第2020-04-08期

  • 第2020-04-04期

  • 第2020-04-03期

  • 第2020-04-02期

  • 第2020-04-01期

  • 第2020-03-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