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光美。
在忻州市神池县烈堡乡,崔永小和其他村民们正在自家的耕地上忙活着犁地。今年是崔永小种植胡麻和其它小杂粮的第四年,该村的50余户农民已是第4年与山西老农贡亚麻籽油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种植协议购销订单了。“2019年年底,我们村民以及几个合作社就和山西老农贡亚麻籽油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两方协议签下了2020年的种植订单。这不,前几天听说我们又成了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咱更得好好出力呀!春天到了,早动手才能保产量,才能致富哩!”
刚刚被确定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之一的神池县,近年来稳走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这条路,牵劳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筑产业、兴品牌、强根基,助推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马铃薯、胡麻、南瓜、莜麦、黑豆、红芸豆、黍子一系列农产品闻名省内外。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717户,其中70%的农户参与种植,有效地带动贫困户增收。
“一核”“两片”规划,促产业提质升级
神池县土地面积1470.75平方千米,全县8万农民,人均耕地超过10余亩,发展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长期以来,神池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并辅以现代农业新科技,形成以马铃薯、胡麻、南瓜、莜麦、黑豆、红芸豆、黍子等小杂粮以及胡麻油月饼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以产业脱贫攻坚、兴县富民。
民以食为天。
为让新设立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能更好地为夯实粮食生产的根基服务,神池县将120平方公里的园区规划为“一核、两片”,即核心区、有机旱作杂粮片和科技创新发展片,以富有特色的杂粮种植为园区主打,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产业支撑,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助推力,辅以有机食品加工业和畜牧业,农业种植呈现了一番新光景。
据记者了解,目前神池现代农业园区内,已经有1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获批14个有机农产品、10个绿色农产品,建立了各类产品生产基地49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达到50多个,畜牧业年产值4.7亿元。这些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收入的主要来源,更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种、养、肥、育、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良性发展。
供给侧改革,引领经济高效发展
当前我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势头正盛,多地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都在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神池县也大刀阔斧实行农业供给侧改革。
山西好风光,神池好杂粮。
神池县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旱地谷子、有机黑豆等十大特色杂粮作物绿色安全、营养丰富、功能独特。神池县一方面着力培育杂粮生产龙头企业、农户,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发功能食品,打好“特色牌”;另一方面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谷子、燕麦、胡麻等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18年,神池县被确定为我省首批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之后,该县审时度势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小杂粮加工工艺,扶持已入驻农业产业园区的老农贡、曦晟源、谷德福等龙头企业,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小杂粮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之时,神池县还借力农村电商业务,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京东等10多个电商销售平台合作,助推神池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做强做大。目前全县10个乡镇70%以上的行政村都实现了电商服务网点覆盖,神池的小杂粮产品红红火火走向了全国各地百姓的家的餐桌上。
发展大农业,“种”下致富梦想
3月27日,省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批准设立神池、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并将园区纳入全省开发区管理序列,这为神池农业发展又注入了新动力。
立在决胜脱贫攻坚、决战转型发展的大潮头,神池县全力以赴发展大农业产业。
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不断增大,种植总面积从2012年的45万亩增加至2019年的53万亩,年产量达1.2亿公斤左右;小杂粮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农户近6000户,种植100亩以上的有3000多户;小杂粮机械化种植生产达60%以上,其中莜麦、谷子糜黍实施全程机械化;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杂交品种得到了有效推广,其中渗水地膜谷子、豆类种植成为全省引领三新技术的典型。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效益明显。现有绿键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18家龙头加工企业,每年可实现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工销售收入3.9亿元,带动农户2000户,占总农户数的10%,户均增收3800元;精莜面、纯豆面、燕麦片、精淀粉等一批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特色农产品销路广、销量高;50余个小杂粮加工作坊,年加工能力逐年提高,可转化全县的小杂粮原产品。
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神池县大力发挥亚麻油系列产品的传统产业优势,全县传统油料加工厂至今已经发展到120多家,其中“老农贡”牌冷榨亚麻油作为省农机局引进的国际领先的冷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成为了省内畅销品牌。而作为月饼之乡,神池县已建成长祥圆现代化月饼生产线和战国现代化生产线,及庆秋园、自永和两个月饼联合体,有24家企业获得QS认证,16家企业获得“山西名点”称号,产品远销太原、包头、西安等地。
在广袤的耕地上,神池百姓守好了手头的10亩耕地,用好了这10亩地,更用足了10亩地。地处山区的贫困县,被勤劳的百姓用双手“种”出了美好未来,“种”出了小康路上一片好春光。
本报记者畅雪 通讯员郑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