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镇县上吾其村,一座座大棚映入眼帘。街上闲逛的人少了,大棚里忙碌的身影多了,一派繁忙的景象。
近几年,上吾其村民不等不靠,依靠自身力量建成4500个蔬菜大棚,不仅改变了长久以来靠天吃饭的困境,而且吸纳了周边村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了你富我富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大好局面,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棚“明星村”。
规模种植,土地收益率大大提高
上吾其村位于三沙河西畔湖相地层上,地势平坦,整体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为低洼地段,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共有耕地面积11080亩,非常适宜大规模连片种植。
早在2011年,天镇县领导为全县农民谋出路,依据天镇县紧邻京津冀、交通便利的优势,派出专家组远赴山东寿光考察大棚种植,学习大棚种植经验,蔬菜大棚种植慢慢在天镇大地铺开。
2016年,县领导积极引进技术,加强资金政策倾斜,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拓宽销售渠道,蔬菜大棚种植取得明显收益,农民开始大规模建设蔬菜大棚。
村民王龙说:“以前,我家靠天吃饭,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每年仅能维持生活。2016年我鼓足勇气,在农村信用社贷了一些又和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建了30个大棚种植太空椒,三年时间,不光还清了欠款,还挣了20多万元。”
种产销一体,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上吾其村种植的辣椒是县领导派出专家组,经过实地考察,从山东引进的新品种——太空椒,这种辣椒个儿大、品相好、口感佳,在各大超市都很畅销。同时,县领导积极聘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从大棚的建设到滴灌的使用,从青苗的培育到蔬菜的收获,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保证蔬菜质量。
“我们村委会组织精干人员将辣椒分成三个等级,一等和二等通过批发市场、超市进入百姓的‘菜篮子’,第三等直接拉到蔬菜脱水厂,一点也不浪费。”王兴成激动地说。通过分级分类,辣椒的收益更高。
“辣椒的销路很畅通,县里为我们联系了定点销售渠道,每到辣椒成熟的季节,大量的货车停在路口,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村民杨顺利说。辣椒基本在4月10日左右种植,6月20日左右第一批上市,产品远销石家庄、保定、呼和浩特等地,更有上海、广西的货车慕名而来。
拓宽就业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天镇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民就业渠道相对单一,大棚基地的建设,有效拓宽了就业渠道,解决附近村民就业问题,实现脱贫致富。
上吾其距县城只有10公里左右,每年农忙时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覆膜、插秧、浇水、施肥、采摘、分类都需要专人负责,4500多个大棚至少需要1000多人。天镇县易地扶贫搬迁后,催生许多种植经验丰富的富余劳动力,大棚种植有效解决了这些人的就业,更好地实现了脱贫攻坚的目标。
大棚种植大户石明说:“我有500多个大棚,每年都会雇人干活,男人每天给130到150元,女人给80到100元,苦重的活都另加钱。”上吾其村大规模蔬菜大棚种植解决周边东宋家厂村、西宋家厂村、赵小堡、刘家庄、万家乐移民新区农民的就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了业。(石良 徐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