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当日,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要求,我省、市、县各级博物馆将诸多展览和活动移至“云端”,启动了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云观展”线上活动,成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山西博物院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找出藏在博物馆里的成语”“扫除博物馆里的生僻字”等线上直播活动。邀请著名画家陈丹青、考古专家渠传福在新华社客户端、山西博物院微博、抖音账号上,让画家从世界墓葬壁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带领听众欣赏独步世界、空前绝后的北朝墓葬壁画。与抖音合作,推出了“‘晋’来了”新栏目,以短视频的形式,让观众轻松学习博物馆文物中蕴含的山西历史文化。
省文物局与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以及高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合作开展的“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线上推介活动持续进行。省博物馆协会推出了“山西省首届(2019年度)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系列专题”,在报纸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省内外观众推介21个2019年度省内博物馆的精品陈列展览。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利用考古汇微信公众号举办了“云讲展·中华滋味——醋与生活的故事”线上活动,以山西醋文化为主题,将视角聚焦在百姓日常所见的事物,讲述醋的制作工艺、流转渠道等方面的变迁,以及生产技术的革新。
山西地质博物馆与钉钉合作,推出“山西地质博物馆科普活动”,采取互联网线上视频播放的方式进行;与太原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广播访谈《山西很动听》,向观众普及自然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继续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文创”微信公众号推出“听得见的博物馆”节目。
云冈石窟官微举办了“跟云冈石窟研究院张焯院长和北京建筑大学李爱群副校长逛逛不一样的云冈”线上活动。大同市博物馆开展“云游”同博、“云游看展”等活动,运城博物馆开展“戏曲遗韵”微课堂活动,晋国博物馆举办名为“金戈铁马大国雄风”的直播活动。
本报记者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