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休闲空间

原平大龙门景区:芍药花海助农蹚出致富新路径

  • 花海如潮醉游人。褚震摄

  •   6月6日,芒种第二天,正值盛夏时节,气温高达34℃。记者与众多游客一道,在原平市楼板寨乡大龙门村的大龙门景区内徜徉,这里没有炎热,反而感觉到空气清爽、别有洞天,清泉淙淙、鸟语花香,绿水青山、心旷神怡。
      走在曲径通幽的景区内,处处让人耳目一新,满眼的芍药花从沟壑中盛开到村口,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妍,红的像火,粉的如霞,白的似雪,紫的若黛,花海美景吸引诸多游客在频频驻足拍照留念。
      “截至目前,芍药花种植已经达到90亩大约100万株,累积接待游客20万人次。就说6月6日这一天吧,5000余游客纷至沓来,一睹芍药的风姿绰约,享受休闲的假日时光。”大龙门景区总经理崔志宏高兴地说。
      大龙门村是楼板寨乡的一个行政村,共有24户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家19人。全村270亩耕地,全部为旱地,农作物以种植玉米、小杂粮为主。景区没有开发以前,这里的群众每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2013年起,原平市老干局与大龙门村结对帮扶,在局长刘海云的带领下,利用龙门山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大力宣传,引进投资商进驻,成立了大龙门景区有限公司。近年来,大龙门景区累计投资4000万元,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建设。通过对全村群众的土地以每年每亩400元钱进行流转使用,同时每年每亩地给予村民400元管理费,实现传统农作物耕种向牡丹、芍药、树莓等特色种植转型发展,而且全体村民进入大龙门公司就业,如今,该村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对全村荒山岗坡地进行全面积绿化建设,目前已栽植杨树、柳树、槐树等10余个绿化品种,达到10000万株;栽植核桃、桃、杏、李、柿子、山楂、枣树、花椒等20个果树品种1000余亩;由传统的猪、牛、羊养殖畜牧业向特色驴、羊、禽产业转变。据统计,全村已养殖毛驴500头、山羊1200只。同时利用山泉建立水塘,投入10万条鱼苗,发展渔业养殖。
      由于大龙门景区实施公司+农户+种植+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2017年,原平市楼板寨乡大龙门村摘掉了贫困帽。77岁的贫困户陈丙辛是景区的一名护工,这位老人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所有贫困户和全村人一道,托大龙门景区的福,正在致富奔小康路上努力奋斗着,我们相信,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老百姓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
      近年来,大龙门景区已在3公里长的景观长廊上栽种金叶榆、樟子松、竹子、海棠、蟠桃等观赏树种,加上原有的桑葚、梧桐等传统树种,形成了如今115亩的牡丹观赏区、90亩的芍药观赏区,以及1400平方米的大理花观赏园、古村落游览区,与此同时,大龙门景区建起了可同时容纳200名游客一起用餐的3家农家乐酒店。值得一提的是,川流不息的山泉水宛如一条翡翠玉带,将所有的景观景点串连起来,形成树的森林、花的海洋、水的世界。三月桃杏花、四月郁金香、五月牡丹、六月芍药、七月油菜花、八月向日葵、九月马鞭草、十月树莓,次第盛开的鲜花让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据了解,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瓣呈倒卵形,花期为五六个月,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极具观赏价值,根可入药。进入6月份,大龙门景区的100万株芍药浓妆盛开,白的婀娜,粉的雍荣,紫的高雅,红的妖娆,黄的富贵,绿的清秀,一望无际,香味扑鼻,是周边城镇市民观赏花海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崔志宏向游客介绍道:“芍药不光花好看,根还可入药赚钱,它可是咱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啊!”
      可以说,大龙门景区将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深入践行发展新理念,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导向,蹚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径。

    本报记者栗美霞 通讯员蔺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6-16期

    • 第2020-06-15期

    • 第2020-06-14期

    • 第2020-06-13期

    • 第2020-06-12期

    • 第2020-06-11期

    • 第2020-06-10期

    • 第2020-06-09期

    • 第2020-06-08期

    • 第2020-06-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