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1―5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12万人——

我省多措并举稳就业保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来自省人社厅的消息表明,我省在稳就业方面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今年以来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1-5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7.1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1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45.82%。城镇登记失业率2.51%。
  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23.3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余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上招聘,共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岗位35.3万个,求职大学生22万人次。高校开展了1008场线上就业双选会,5.09万家用人单位上线,提供就业岗位92.60万个,24.45万名毕业生在线注册或关注。农民工返岗率97.9%。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去年增长6.58%。未脱贫家庭“一户一公岗”政策得到全面落实。2019年退役军人就业率88.42%。“零就业家庭”做到动态清零。
  “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创新线上培训,农村务工人员实名注册培训13.29万人次,企业职工实名注册培训75.9万人次,注册培训人数全国第三。加大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制培训力度,实施技能鉴定、技能证书发放改革。正在研究“培训就业一体化”新模式,拟在吕梁、忻州和临汾开展试点。
  创业带动就业有了新的进步。加强创业载体建设,目前全省正在运营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139个,入驻创业实体8856户、吸纳就业3.58万人。组织创业培训2091人。1-5月,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2亿元,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扶持个人创业332人、企业103户。
  援企稳岗成效明显。截至5月底,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共计减免费99.76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5.83亿元,是去年同期15倍,惠及企业7939户、职工136.4万人。
  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网络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103.15万个(次),51.97万人次劳动者应聘,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8.15万人次。
  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快速推进。截至4月7日,11个市全部完成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涉及159万人。截至6月8日,全省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8045万人,完成率73.5%。拟于10月底前,建成全省统一的劳动力建档立卡管理信息系统,为全省2480万劳动力建立培训就业电子档案。对外劳务输出,制订了政策,对劳动者和相关机构补贴力度全国第一,有望在三季度实施实际输出。

本报首席记者齐泽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6-21期

  • 第2020-06-20期

  • 第2020-06-19期

  • 第2020-06-18期

  • 第2020-06-17期

  • 第2020-06-16期

  • 第2020-06-15期

  • 第2020-06-14期

  • 第2020-06-13期

  • 第2020-06-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