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品牌山西周刊

巴原大地开出工行之花

——工行晋城分行巴公支行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 工行晋城分行巴公支行员工向百姓讲解金融知识。本报实习记者 李京益 摄

  •   整洁明亮的厅堂、人性化的办公桌椅、周到热情的柜台服务……走进工行晋城分行巴公支行(以下简称巴公支行),随处都能感受到这家银行的文化氛围。
      在总、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巴公支行这个在岗员工仅为24人的山区小行,却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综合竞争力20强支行”、“晋城分行行长经营绩效第一名”、“KPI考核第一名”等多项殊荣,成为工行晋城分行辖区唯一处于乡镇的一级支行。
      巴公支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究竟做了些什么,能给整个银行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

    塑企业文化 搭精神之链

      巴公支行坐落于晋城市北25公里的泽州县巴公镇,素有“太行第一镇”的美称,又称巴公原、巴原。
      上世纪末的巴原大地上,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工行晋城分行将巴公辖区的股级网点单设为巴公支行,成为工行晋城分行唯一处于乡镇的一级支行。
      “升级”后的巴公支行,硬条件和软设施都比较简陋,现任巴公支行合规经理的李荣太是该行“元老”级员工,他对此记忆尤深:“办公和食宿与晋城市其他支行远远不能相比,当时全行员工加上临时工也就十几个人,因为条件实在太简陋,巴公支行当时是晋城市唯一没有女员工的一级支行。”
      为此,多届巴公支行领导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群策群力,多管齐下,一方面改善职工的住宿条件、膳食结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坚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认识到“工行是我家,发展靠大家”,从而让员工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最后形成强大的合力。
      现任巴公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金楠自2017年主持工作至今,就一直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倾注心血。
      “只有通过文化建设切实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激发员工活力,才能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增强内生动力。”金楠带领巴公支行班子成员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集体认为,巴公支行必须有一种自己的文化,通过系列文化活动统一员工的思想,增加员工的活力,从而形成员工不想离开支行、不愿离开支行的良性循环。
      巴公支行围绕总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核心价值理念,结合本区域经济、文化特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之路,以打造“三晋首选银行,员工幸福之家”为依托,精心提炼出了以“严谨、奋进、美满”为主题的特色“巴原”文化理念。
      在“严谨、奋进、美满”三个主题子文化引领下,巴公支行充分发挥年轻员工较多的优势,搭建“一月一活动,一月一主题”文化创建总构架,扎实开展各项团队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能担当重任的年轻员工,凝聚了全员发展活力,进一步激活了该行发展动能。

    严谨植于心 稳健行致远

      “严谨规范、稳健合规”是巴原文化的基色。
      “业务发展是银行业的重中之重,合规不应成为限制发展的一道枷锁。”
      “高速的业务发展,固然是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的,但是如果脱离了合规操作的监管,一味地追求效益,便会出现很多安全隐患。”
      ……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案件屡有发生,银行业风险形势多变,给银行业的声誉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2019年10月,在巴公支行职工活动室内,该行员工们自愿组队,围绕“合规重要还是业务发展重要”的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此次辩论赛在巴公支行全体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不仅为广大员工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快乐向上的企业文化,还进一步增强了全员合规经营管理意识,对全员深入研究当前外部严监管形势、把握新常态下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次辩论赛中,我受益良多。作为一名客户经理,本着服务客户的理念,我此前时常认为规章制度束缚着客户业务的办理,也制约着巴公支行的业务发展。通过与同事们的讨论,我了解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各位前辈、同仁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规章制度也是衔接各个业务部门,保证客户业务正常流转的一把标尺,只有各个部门条线员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才能保障各项业务的正常发展。”巴公支行员工刘倩由衷地说。
      “内控合规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则博人眼球的广告,而是渗透在巴公支行业务操作、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价值理念,并伴随着业务的革新不断完善,与巴公支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共命运。”金楠说,在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的同时,银行自身同样需要强化责任意识、合规意识。
      据了解,近年来,巴公支行始终坚持稳健发展的方针,以“懂规矩、守纪律、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为原则,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开展“内控创造价值”演讲比赛、员工技能大赛、合规知识竞赛等合规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员的合规意识、制度执行力、执纪能力和作风建设成效,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保障了银企资金安全,为打造区域第一安全银行奠定了基础。
      合规的意义在于促进业务快速发展。在坚持合规的同时,巴公支行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大力推进“做深高端、做大中端、做强潜力”的客户发展战略,充分研究市场、研究客户,掌握市场信息,挖掘客户资源,对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开展深层次的同业合作,着力巩固同业客户、稳固和提升同业存款份额,确保同业市场领先优势。

    创新谋发展 赓续奋进路

      “勤奋进取、奉献创新”是巴原文化的特色。
      巴公支行共有员工24人,其中85后就有17人,为充分挖掘年轻员工身上的潜质,巴公支行紧紧围绕“奋进”主题,持续开展了银企党建共建、户外拓展、岗位学雷锋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同时,积极开展青年岗位明星、模范党员等评选活动,挖掘身边奋斗人物形象,引导全行向身边人学习,奋进前行。
      除了引导员工向“身边”学,巴公支行还举办了以“奋进”为主题的“匠心传承”活动,邀请在巴公支行工作20年以上的老员工与全体员工面对面,讲述各自的奋斗历程,从而激励年轻员工珍惜美好时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
      巴公支行副行长宋新胜说,“师傅”们分别结合自身成长、工作经历,从“传帮带”的角度,就巴公支行的发展历程、如何有效推进信贷工作等方面做了分享。
      李荣太是当时做分享的“师傅”之一。在分享现场,他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大家能珍惜共同成长的机会,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锻炼高尚品格,把多年来巴公支行凝聚积淀而成的奋进精神传承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近年来,巴公支行始终将“勇于进取、不断创新”作为持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带领全体员工秉承“创造价值、以贡献者为本”的宗旨,怀着锐意改革的信心,凭借敢打敢拼的勇气,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不畏经营艰险,不惧环境艰苦,敢吃苦、肯付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用服务开拓市场,创造出了骄人业绩,赢得了市场尊重和上级行的认可。

    共筑团结情 结出幸福果

      “团结一心、幸福美满”是巴原文化的亮色。
      “刚工作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李凯云是巴公支行刚入职的一名员工,最近,金楠带领的家访团深入李凯云家里进行家访,让她倍感温暖。
      巴公支行持续开展常态化家访活动是该行提升员工对家园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队伍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该行搭建“关爱员工”桥梁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巴公支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强化人文关怀,在相同的使命、愿景指引下,充分尊重职工的个性发展,发挥每位职工的特长,并将其融入工作、生活之中,使职工在奉献的同时汲取经验,不断成长,使该行成为群贤毕至、精英辈出之所。
      同时,巴公支行不断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推动十件实事落地,提升员工幸福感。近年来,该行职工之家建设成效显著提升,对食堂硬件环境进行了改进,对伙食标准进行了提升,增加了肉、奶、蛋供应量;对宿舍区进行了重新装修,改善员工住宿条件;建立了乒乓球活动室、职工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定期开展了职场心理培训、医疗咨询等活动,为全体员工身心健康提供了保障,进一步增强员工对支行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巴公支行将企业文化作为价值引领和精神纽带,培育先进理念,积淀优秀文化,以事迹行动丰富和深化了“严谨、奋进、美满”巴原文化理念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助推巴公支行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巴公支行将继续致力于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新追求,在继承与创新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本报记者王晓华 实习记者李京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6-21期

    • 第2020-06-20期

    • 第2020-06-19期

    • 第2020-06-18期

    • 第2020-06-17期

    • 第2020-06-16期

    • 第2020-06-15期

    • 第2020-06-14期

    • 第2020-06-13期

    • 第2020-06-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