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为沿线娄烦、岚县、临县、兴县4个集中连片贫困县提供源源不断的脱贫动力——

“蔡家崖号”列车开通两年啦!

  • “蔡家崖号”列车开通,方便了老区人民的出行。 本报记者姚凡摄

  •   这两年,“蔡家崖号”融入了吕梁山革命老区人民的日常生活。6月21日7时55分,4621次旅客列车再次准时驶出太原火车站,开往吕梁山腹地的蔡家崖站。
      这趟冠名为“蔡家崖号”的列车在仲夏的朝阳里,迎来自己开通两周年纪念日。
      两年前,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原有货运铁路线全面进行适应性改造,两对“蔡家崖号”列车首次开进了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曾经的晋绥边区首府从此结束了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两年来,“蔡家崖号”穿行在吕梁山间,为沿线娄烦、岚县、临县、兴县4个集中连片贫困县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脱贫动力,为老区人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稳得住的幸福。蔡家崖站站长张培国告诉记者,“蔡家崖号”列车开通两年来,已累计开行2792趟,运输旅客223万人次,极大方便了老区人民出行。
      10万护工出吕梁,“吕梁山护工”是吕梁革命老区打造的脱贫品牌。兴县斯思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孙志周说:“‘蔡家崖号’开通前,当地人出门要先看天气,一旦有雨雪,山区高速公路就可能封闭,学校就不能大规模安排护工外出就业。现在咱们再也不用看天出门了,学员出行也更安全了。”
      在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旁的红色一条街上,白新勇开的永兴酒楼位置显著。由于疫情影响,最近就餐的客人并不多,但白新勇却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我2003年就开小饭馆,一直就是个夫妻店,火车一通,吃饭的游客一天就有一、二百,后来扩成两层的酒楼,还雇了5个人。只要疫情一过,肯定会好起来。”
      作为革命老区,“蔡家崖号”所经沿线旅游资源丰富,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更是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服务老区发展,太原局集团公司将原“兴县北站”更名为“蔡家崖站”,把列车命名为“蔡家崖号”,并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对列车进行装饰。列车长牛妍煜介绍,他们在车厢里摆放沿线旅游景点、土特产宣传页,安排乘务员专题介绍,有效带动了沿线旅游业和农特产品销售。
      兴县驻蔡家崖村第一书记贺建军介绍,“蔡家崖号”开行后,村里人均收入达到7200元。两年来,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兴县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了18%以上的增幅。红色旅游成为当地百姓摆脱贫困的重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蔡家崖号”不仅改变了老区人民生活,更拓宽了老区扶智前景。
      巩固脱贫成果,教育是“硬核”力量。
      “我家住太原,以前假日回家、返校,经常得家人开车接送,既操心又辛苦。这趟车开通后,感觉太原到临县的路没那么远了。一路看看书、备备课,很快就到了。”牛姝淼作为在临县支教的特岗教师对列车带来的便利深有感触。
      “‘蔡家崖号’开通前,山里的不少孩子辗转400多里地到太原、晋中求学。路费贵、山路不好走,一直是最大难题,老师们想出去学术交流也不方便。”从太原回兴县老家的尹贵多,也深深感受到了“蔡家崖号”对教育的影响。“兴县要从全国招聘优秀教师,但交通仍是制约师资力量的一个因素。如今火车一通,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尹贵多还告诉记者:“自己在太原求学的这些年,路途上的辛苦不言而喻,随着列车的开通,以后学弟们上学有福了。我准备报考公务员,希望能回兴县,建设家乡,我相信兴县一定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这些年兴县的教育水平呈现出了逐年提高的良好趋势,以前全县高考最多几十个人能达本科分数线,现在,每年都在几百人,年年有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
      相信未来,这片红色的热土必将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本报记者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6-22期

    • 第2020-06-21期

    • 第2020-06-20期

    • 第2020-06-19期

    • 第2020-06-18期

    • 第2020-06-17期

    • 第2020-06-16期

    • 第2020-06-15期

    • 第2020-06-14期

    • 第2020-06-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