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太原新闻

看山西综改示范区如何创建“三零”单位

  • 工作人员依托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对企业进行监管。本报记者姚凡摄

  •   有这样一组数据,记录了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的不易和艰辛。综改区目前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共13100家。其中,学府园区8372家、唐槐园区2810家、武宿保税区91家、科技创新城11家、潇河园区2家、阳曲园区1814家;辖区范围已全部村改居,共有社区11个;重大矛盾纠纷20个,目前15个正在积极化解处理;无重大安全隐患和突出治安问题。
      综改区重要的区域特点是企业聚集、人口众多、流动性大,在这组简单的数据背后,“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的点点滴滴清晰地展现在眼前。6月23日,记者走进综改区,切身感受这里的“三零”单位创建的典型做法和成效。

    明确任务,迅速形成工作合力

      “零信访”“零事故”“零案件”,“三零”创建工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综改区对辖区内企业和居民的郑重承诺。
      4月18日,太原市召开“三零”创建工作动员部署大会。综改区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迅速征求意见,形成全区实施方案。不仅如此,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张金旺对全区“三零”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任务,迅速形成工作合力。
      在综改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就把这项工作作为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迅速行动,高起点部署,高标准要求,全力推动“三零”单位创建工作落地见效。迅速成立三家牵头单位,信访维稳办组织建管部、执法局、投融资中心等职能部门和园区信访负责人召开“零上访”创建工作会;应急管理部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对“零事故”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动员;公安分局成立组织分局相关部门及派出所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对“零案件”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综改区以分园区为单位“三零”创建工作迅速展开。6个园区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力量,分区域、分楼宇进行全面摸查,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查物业登记、查办公地址等方法,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核实,力求将创建主体情况摸清。截至6月11日,综改区创建主体基础数据录入已经完成,三个牵头单位2019年“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标注和2020年“破零”信息台账的建立顺利完成。

    科技支撑,创建工作率先“起跑”

      点击企业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就会立刻在电脑上以链接的形式显示出该企业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显示消除隐患的方法,甚至详细到专家救援路线都会以最优化的方式迅速呈现……
      点击企业名称,该企业的视频信息全部显示在电脑前,监控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生活一目了然……
      在问题企业整改项目中,可以通过平台及时掌握整改实时进程,跟进速度和落实情况……
      在综改区应急管理部,工作人员宋思成聊起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对每一项功能如数家珍,他说:“这个信息平台是综改区科技力量融入‘三零’工作创建的具体细化。”
      为加快综改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现一网通办的要求,2019年7月启动了应急管理信息综合应用平台项目建设,目前,平台第一期建设初步完成并上线运营。
      宋思成介绍:“平台初步实现了重点企业在线沟通对接服务、对较大危险源的实时在线监控、网上巡查执法监管、安监业务网上办公、网上灾害防范预警、工作考核等‘一网通办’。”
      记者了解到,目前信息平台构架建设达成,监管数据库注册企业已有207家,通过基本信息“一张表”,安全管理“一张图”可便利查询了解企业安全信息,实现“家底清”。
      应急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重点推进驻区企业较大以上危险源的物联感知实时监控系统建设。蒙牛、青岛啤酒、富士康等4家试点单位正在建设。其中,蒙牛实时监控已上线运行,下半年,区属企业所有较大危险源将实现上线实时监控。”

    统筹推进,全面促进整体发展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分园区履行第一责任,开展‘三零’园区创建。社区、企业和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信访维稳办、应急管理部、公安分局作为牵头推动部门,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合力推进全区创建工作。”综改区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徐志伟向记者介绍了当前创建工作的情况。
      作为一个企业聚集、人口流动性较大的辖区,“三零”创建工作着实不易。综改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张卫东介绍:“目前,我们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的办法,全面铺开工作网。以富士康为例,最高情况下,一天人员流动量达到一千人左右。为此,我们充分依靠企业人防,每个入企员工第一时间上传信息,把好入口关。在城中村,将房屋出租者纳入公安体系,出租房信息实时登记,房屋出租者和商店经营者成为信息采集员。”
      不仅如此,张卫东告诉记者,“增加见警率”、“一网采集”、“天眼工程”、“雪亮工程”,成为实现“零案件”的基础。
      目前,在“零上访”单位创建方面,以“清仓见底、控新治旧、降量退位”为目标,积极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有力推进“零上访”单位创建的开展,前期5项信访问题得到解决。
      在“零事故”创建工作方面,以推进城市安全发展试点区建设为统领,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排查整改各类一般安全隐患241条。以警示教育为牵引,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及避险能力。
      在“零案件”创建工作方面,公安分局利用自行研发的“社区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对辖区内的社区、企业、单位的实有人口、出租屋进行摸排并录入系统,切实掌握辖区各类人员的底数情况。同时,视频监控系统和人脸抓拍摄像机均接入分局大数据平台。
      如今,在综改区,“三零”单位创建工作与城市治理、城市文明建设等全市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工作相结合,切实通过创建工作形成辖区内人、财、物、地、事等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汇集,各项工作正有序展开。

    本报记者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6-29期

    • 第2020-06-25期

    • 第2020-06-24期

    • 第2020-06-23期

    • 第2020-06-22期

    • 第2020-06-21期

    • 第2020-06-20期

    • 第2020-06-19期

    • 第2020-06-18期

    • 第2020-06-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