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数字时代,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高度结合的大环境中,传统财务管理难题不断涌现,但与此同时也为企业管理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机遇。“大智移云物区”即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它在生活生产中的无形渗透,已深深影响了企业传统管理,尤其对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决策支持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财务与业务的界限将日趋模糊,逐渐融为一体。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不能仅仅限于记录和分析财务信息,编制财务报表等,同时需要与业务和技术相融合,做到财务、业务、技术三位一体,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实现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双向转换,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基于此,我们对“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内在优势
1.统筹把握整体会计期间
传统财务管理通常关注于某一会计期间,重点把握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孤立了各个会计期间的关联。而业财融合打破了单一会计期间的限制,从整体角度统筹把握企业各个时期的经营状况,打破管理壁垒,促进企业长远良性发展。
2.事前管理确保财务真实性
传统财务管理为事后管理,即财务人员在业务完成后,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进而编制记账凭证,再通过结转、汇总、登记、对账、结账等一系列严格的步骤编制完成。繁杂的层层步骤,不仅易造成差错,也提高了财务虚假现象的出现。而业财融合借助“互联网+”,所获取的数据快速、高效、真实,减少了人为工作而带来的数据错误;另一方面,它与相关联业务直接挂钩,再次核实了有关数据。双重保障,增强了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3.财务业务结合分析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当今世界大形势,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政治环境,传统财务管理仅停留在凭证、账簿、报表等数字信息上,局限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中,缺乏外部市场意识,无法为企业提供分析性的策略。而业财融合统筹全局,促使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合力出击,将财务信息与日常业务结合分析,提出可行性方案,促使企业能更好的迎接机遇和挑战。
4.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
传统财务管理较单一枯燥,易掌握,易操作。但财务人员在长期机械的工作中,往往会产生懈怠情绪,不利于激发自身创造性。而业财融合不仅在技术层面对财务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即能熟练运用和操作电子设备,同时也激发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了整个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传统理念和工作内容的束缚
近年来,各企业虽大力推进业财一体化,但由于传统财务管理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财务人员对当前常规工作(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制作报表等)如何加入企业日常业务无从下手,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对税法的进一步修订,其对财务人员在日常业务的核算处理要求更高,规范性进一步增强,这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得他们在处理好基本财务工作后,无暇顾他,难以与业务管理结合。
企业部门化约束
大部分企业均按职能划分部门,这也意味着同一性质工作都置于同一部门,由该部门全权负责该项职能的执行。由于财务与业务分属不同部门,在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在各方利益驱动下,可能会产生消极配合、不愿合作的情形。另一方面,虽然在“大智移云物区”的推动下,国内企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内部数据共享平台仍不完善,部门间信息的不对称性也严重影响业财融合的推进。
解决思路
转变传统理念,学习优秀企业
企业财务转型的首要任务,是从观念上树立正确的业财融合的理念,不偏颇、不抵触,在探索之际可以对国内业财一体化实施较好企业进行学习,同时选取与企业相近的龙头企业作为实例,进行横纵向对比,仔细辨别和区分,找出共性与个性,进而归纳总结,获得灵感,为探索企业更好实施业财融合提供借鉴和突破。
领导层牵头,人员主动交流学习
部门间配合欠佳,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由企业领导亲自指导调节,解决双方的冲突点与对立点。同时在业财融合过程中,领导层的主动号召,能为公司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带动员工积极探索,增强企业活力与创造力。
实施职务轮换制度
职务轮换即通过横向交换,使人员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在业财融合问题上,将部分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进行轮换,如碰到专业知识不允许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对彼此业务进行了解。这样有利于熟悉各部门工作,促进员工技能多样化,减少信息传递障碍,推动企业内控优化完善,增强企业竞争力。(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郝尹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