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品牌山西周刊

企业品牌突出“重围”的“金光大道”

  在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中、在争分夺秒的复工复产“号角声”里,2020年,已过二分之一,步入全新的下半场,这一年,挑战与机遇并存,终究对许多人、许多企业影响深远。
  截至目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病毒仍在全球传播蔓延,防控形势依然复杂。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广大企业如何在风雨中发展起来、在应对挑战中成长起来,打赢逆势突围之战?
  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副秘书长、山西省品牌研究会非遗品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秦晋冀。
  记者:任何企业都想打造建设发展品牌,成为百年老字号、成为享誉市场的品牌企业,如何去做呢?
  秦晋冀:除老传统思路外,我认为几个新的要点应考虑,就是讲故事、壮志气,保品质、持恒举,联众手、挖好渠。在生产产品初始就要牢记真心对待消费者,只有严谨按照生产规则流程操作,只有扑下身子出热汗、执着地经受时间的历练,才有本真的产品问世,才有品牌创立的基础可能,也才是企业创品牌的真正基础性途径,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步建设发展成品牌企业。
  记者: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如何讲好企业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
  秦晋冀: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必须首先应当深度挖掘企业的文化历史与内涵,提升企业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文化基准要素,也就是要树立品牌意识大旗的引领作用,要讲好自己的企业文化乃至品牌文化故事,让企业的员工熟知建企初衷,让社会同行了解发展目标,更要让消费群体认知产品的内涵和文化传承。
  当前如火如荼发展的山西药茶,众多企业积极参与,新闻媒体纷纷助力,各级政府大力助推。对于药茶企业如甚喜药茶来举例,就要细细整理自己企业发展历程中的要素,对内对外全力讲好企业发展的故事:外交部推荐会、省领导农产业会上的讲话、极具地域特色药茶原料毛建草的药理等,让广大饮茶爱好者特别是欲治未病的饮茶者,选定甚喜牌认准毛建茶。
  其次企业在品牌发展大旗的引领下,就要确定发展目标,壮大品牌志气,鼓舞员工干劲,凝聚士气,不忘初衷,实实在在坚守奉行“良心、用心、苦心”的“三心”执着信念,在产品选料上要良心处事,品质保证上要用心操作,品牌打造上要苦心经营、持之以恒。再比如说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先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世代瑰宝,更是我们当代社会物质与文化发展急需发扬光大的历史文化和技艺精髓。
  非遗的传承、发展与品牌建设,需要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特别是行动上,要牢记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古训思想,敬天法祖,铭记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德育人、以信从事”,在传承非遗精艺过程中,秉承传统本真,承启核心技艺,确立区分做生意和创事业的基本标尺的意愿、使命和价值观,不忘匠心,诚信立本,加之持久的核心技艺坚守和与时俱进的产品创新,才可让新时代的消费者了解、熟悉、认知,才可由非遗项目的产品变成市场需求的商品,逐步使得非遗走向品牌的形成。
  记者:产品品质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如何让产品赢得消费者认知认可?
  秦晋冀:企业发展靠的是企业家与全体员工的品德行为,只有德行端正,品行向上,诚信为本,才可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保证高品质产品走向市场。当今时代并不缺“聪明”“灵活”之人,他们活跃在人前,都在比谁更聪明与灵活。但真正永远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永远令人肃然起敬的人只能是肯下笨功夫的“傻人”。
  比如国家级非遗“美和居·东湖”老陈醋酿制技艺,靠的是东湖人坚守的精选优质粮食作为原料,靠的是酿造过程中大比例大曲的投料,更靠的是“夏伏晒”“冬捞冰”古法传统酿造,完全依靠生物自然发酵,无任何化学催化剂,使得原料中有益成份得以完好保存,成为最安全最绿色的餐桌食品,这全部体现的是东湖人的品德与良心,体现东湖人的人格魅力,更体现东湖人“笨厚行傻名”“寻归道法中”的祖训。
  我认为企业应高度确立产品品质定位,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诸环节中,都要一丝不苟,实实在在坚守奉行下苦心保证、持之以恒,道可通天恒举步,严把产品质量关,使品质贯穿于产品-商品-消费的全过程,成为回头客消费者的赞誉口碑,为企业创品牌打下坚实的产品品质和诚实信誉基础。
  记者:如何通过强强联手、资源整合,增加产业环节的品牌附加值和驱动力?
  秦晋冀:今年省委、省政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省乡村振兴,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依托山西杂粮、畜禽、蔬菜、鲜干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
  为此,在全省转型发展和企业品牌建设的历程中,还应抓好品牌企业引领、联合众手深挖销售通道,共同发展。任何一个产业,都应抓好榜样的作用即品牌引领。为此,众合理念、联手发展、合作共赢,就应成为产业集群建设的前引。推进发展中应坚决摈弃单打独斗、独家老大的“井底之蛙”偏见,行业众企应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强联手、资源整合,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还应政、企、媒联手,运用多种传播途径,发挥各种新媒体的推广作用,共同营造社会宣传与导引传播的大氛围;同时,由行业已形成的品牌引领,注重品牌的社会效应,提升社会消费认知度,加快推进企业品牌建设与发展。企业发展中产品变商品再转为资本,是企业生产周期转换的不变规律和再发展的动力,所以企业必须高度注重深挖销售通道。为此,建议在现代网路平台上,逐步形成远距离的新传播营销格局,改变原有的由内而外传播与营销的固有定式,逐步形成和实现以新拓展地域定传播、以市场消费认知定制作,主营品牌引领企业牵头,联手同行众企分工明确,各自发挥优势,在各自所处环节做精做准,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运作规则与机制,联手合作协同,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未来,我省广大企业必能披荆斩棘、风雨无阻,站上新起点,取得新突破,实现新飞跃,继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王晓华 翟步庭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7-05期

  • 第2020-07-04期

  • 第2020-07-03期

  • 第2020-07-02期

  • 第2020-07-01期

  • 第2020-06-30期

  • 第2020-06-29期

  • 第2020-06-25期

  • 第2020-06-24期

  • 第2020-06-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