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7月8日讯(记者翟步庭)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资金支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省财政厅牢牢抓住财政收支保障底线,担使命、强责任、克难题,五措并举确保疫情期间国库支付始终保持平稳有序,库款调度始终保持从容有度,着力护航稳固全省财政收支运行基本盘。
主动开辟疫情防控省级财政支付绿色通道。下发《山西省财政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紧急通知》,第一时间启动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三方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合力开设防疫资金支付绿色通道,实现资金拨付清算“双即时”,确保财政预算执行通道畅通和资金快速直达。
充分借助支付电子化手段保障资金下达。依托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资金拨付时间从财政(单位)发出到收款平均控制在3分钟之内,确保疫情防控资金拨付便捷安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实现全天候“零接触、实时拨付、实时到账”。
适时提高市县财政资金阶段性留用比例。对市、省直管县财政3月到6月期间财政资金留用比例,统一提高5个百分点,对市、省直管县财政日常资金调度暂不抵扣已留用资金,预计增加市、省直管县财政现金流21亿元,同时明确留用比例提高所增加现金流,要全部由县级使用。
着力强化财政库款运行监测和统筹调度力度。对库款保障水平低于预警线县区,随时调度。对收入下降多、“三保”支付保障压力大县区,适当超调。对疫情防控支付保障有困难县区,应急调度。
建立完善县级工资支付预警监测和核实反馈机制。要求县级财政按月对当地工资支付保障风险进行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省、市财政对县级转移支付资金调度测算因素。对工资保障支付预警信息,积极通过增加资金调度、提前优化支出结构予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