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一个驻村第一书记的情怀

  7月3日,运城市盐湖区上王乡子谏村举行革命先烈红色纪念碑揭幕仪式。
  据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子谏村曾爆发过庙坡山战役,村里有14人英勇牺牲。
  为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打造子谏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盐湖区发展和改革局驻子谏村工作队和子谏村村委会共同发起并筹集资金4万余元,在该村修建了革命先烈红色纪念碑。
  “我们深入了解了子谏村14位烈士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希望更多人也能够了解这段历史,学习这些烈士身上的崇高精神。”盐湖区发展和改革局驻子谏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拥军说,纪念碑的建成揭幕为子谏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夯实了思想基础,更为该村追溯红色文化、保护红色遗迹贡献了力量。
  2018年7月,有着30年党龄的盐湖区发改局干部王拥军被选派到上王乡子谏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子谏村坐落在稷王山的南麓、盐湖区的东北角上,海拔630米,常年干旱少雨,属于贫瘠的黄土高坡,是盐湖区农业基础薄弱欠发达村之一。
  王拥军清楚地记得2018年8月2日第一次进村时的情景,村落两边群山环抱,高高低低的梯田种植着梨树,但树上却挂着很少的梨,叶片耷拉着垂了下来,这是天旱无水的自然环境所致。村前映入眼帘的是“天下酥梨第一村”的门牌,一条时而下坡、时而上坡、时而转弯的崎岖的水泥路延伸到村里。对他的到来,村民们表情中流露出的是疑惑、是问号。一位群众代表的话很有代表性:“组织派你来我们村,你完全隔行,你能为群众办啥实事?”
  虽然对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生活一点也不陌生,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新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王拥军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必须要干出一点成绩,得到群众认可。他暗下决心,既然下来了就要安下心来,不能一事无成就走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为振兴新农村做出成绩,让群众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子谏村的主导产业是酥梨,但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和酥梨品种老化等原因,造成了酥梨品质下降,市场价格过低,同时也出现了村民挖树、毁树现象。王拥军认识到产业调整的必要性,带领支村两委主干、党员、群众代表赴山东考察红梨市场,并多次召开党群大会,对引进新品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风险说透、前景说清,采取梨农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方式,最终在不改变原有酥梨产业的前提下,引进奥弘红梨进行酥梨高接换头和去旧换新栽植梨苗实现产业升级,带动一方群众发展特色红梨产业。
  通过摸底统计,梨农自愿改换奥弘红梨的有40余户100亩。同时,扶贫工作队为不让脱贫户成为“被遗忘的角落”,通过入户调查、因户施策,为他们免费发放了第一批奥弘红梨苗,帮其走上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针对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病症,王拥军和支村两委主干多次交流,与党员群众进行座谈,认真调研,制定完善了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支村两委班子及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学习“三会一课”、开展党日活动、讲专题党课,进一步提高了村级党员干部的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如今的子谏村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子谏孝道文化得到延续,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整治,特色红梨富民产业得到发展。

本报记者王佳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7-14期

  • 第2020-07-13期

  • 第2020-07-12期

  • 第2020-07-11期

  • 第2020-07-10期

  • 第2020-07-09期

  • 第2020-07-08期

  • 第2020-07-07期

  • 第2020-07-06期

  • 第2020-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