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草木峥嵘,云冈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同市云冈区虽然不是贫困县区,但云冈人不满足于现状,反而加劲地奋斗在小康路上。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埋头作业的工人们汗流浃背……
今年,云冈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巩固脱贫成果不松劲,对全区脱贫监测户、边缘贫困户建立台账,完善每月日常监测制度,并对全区的扶贫益贫产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确保贫困户收益及时兑现。同时,紧抓带动群众稳定增收这个重点,让易地搬迁困难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在奋进小康路上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
近日,记者深入七峰山下盘道村、高山村、王村三个村庄的“云冈人家”,探访他们身边和眼中的民生变化。
镜头一:盘道村,移民搬迁带来好“钱”景
“脱了贫还要好好干!”走在盘道村易地搬迁安置点,整齐美观的楼房,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郁郁葱葱的绿地,平坦宽阔的道路,每一处都在述说着这个村庄的小康生活。
“这和以前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盘道村的村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盘道村旧址位于鸦儿崖乡南四公里,海拔1560米的高山上,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278亩,其中退耕还林1410亩,其余800多亩因受采煤沉陷影响而撂荒。全村总人口848人374户,党员31名。由于该村位于采煤沉陷区,村民房屋全部成为危房,村集体经济空白,村民生活长期贫困。
为了改变现状,该村党支部深入探讨区里关于异地搬迁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终于在2014年5月整体搬迁至云冈区四方嘉苑小区。搬迁安置总面积34098平方米,住房配套设施齐全,物业统一管理,绿化、硬化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小区内有便民诊所、幼儿园等,小区外有小学、中学,为学生入学、择校提供了方便。村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保证村民搬迁又搬心,村“两委”将党建工作作为主要抓手,想方设法带动村民拓展就业门路,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引进村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占地约680多亩,年创利30多万元。发动富余劳动力外出从事工厂企业、建筑行业、运输业,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现全村有15家个体运输户。
镜头二:高山村,直播带岗拓宽就业路
“怎么报名?”“我需要一份工作,本人女,60岁,适应各种岗位,高中毕业。”多达1400余人的三个微信群中不时有求职者发布个人信息,这场直播是云冈区为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求职难、求职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所作的一种特别尝试。
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中,镇长局长化身主播,从“云宣讲”到线上招聘、线上面试、线上就业实现了全流程一站式线上活动,共为广大求职者精心挑选了29家优质企业,提供了102个省内外就业岗位。
高山村村民常凤英早在几天前就在朋友圈看到直播预告,直播当天,她听着直播就来了,“我是在家看的直播,对直播间说到毅成集团经理介绍的礼仪岗位挺心动,自我感觉适合我,就到现场来问问,我还觉得挺满意挺好。”
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渠道是云冈区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一大法宝。此次直播中,“高山大嫂”备受关注,累计吸引了855人观看,点赞数达1.8万次。
“高山大嫂”是云冈区高山镇的就业服务品牌。高山镇地处采煤沉陷区,镇里的上碗沟村等5个贫困村及其他村庄村民陆续于2017年搬迁安置到了春安新区。针对搬到新居村民收入少、生活成本增高等实际困难,高山镇想尽办法改善村民生活水平。
经调研发现,村民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安置区邻近市区,对养老、餐饮、月嫂等岗位的需求量大。于是,高山镇决定帮助搬迁村民从事家政服务业。随后,高山镇政府很快建起了“高山大嫂”创业致富基地,成立了高山大嫂健康服务有限公司。
“疫情过去,我打算开个农家乐,老师讲得特别有用。”“学上几招,给准备高考的孩子加个营养餐。”面对手机屏幕,村民们纷纷点赞。
镜头三:王村,小小积分吹来新风气
“陈建勋75分,高明官50分,王建斌60分……”在王村的党务公开栏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张打着分数的积分榜。这是该村为了加强党员管理,推动“争旗提档”活动,实行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设立了党员积分榜。这个小小的微积分却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村里有了新风气。
王村隶属云冈区鸦儿崖乡管辖,全村305人,党员21人,近几年来,由于大多数村民为了出去打工、陪孩子上学等原因,都在外定居或租房长期居住,村内仅剩30多位年长的老人在村居住,外出打工党员多,在党员管理中表现出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作用难发挥。
争旗提档活动开展以来,为了争取到先锋旗,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在支部的引领下,特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积分细则,按照“一人一册、一月一评”的要求,建立了《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台账》和《群众积分管理考核台账》。
积分细则分类设置,包括党员积分细则和群众积分细则,其中党员积极参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次5分;积极参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每次5分;积极参与村庄整治、文明监督、环境治理等工作,每次5分;群众积分,积极参加村组织的各类会议,每次5分;在帮助邻里,助人为乐、化解纠纷等,每次5分等等。
积分管理按照“一月一汇总、一季一公示、半年一评定、年终总评比”的原则,年终按照积分排名,通过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对积分上了一定分值的给予奖励,对排名落后的在村民大会上给予通报批评。通过推行积分管理,让党员和群众都有一份责任感,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村里活动大家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去参与,让村里有了新风气。
村村有门路,户户有劲头,云冈区在奔向小康的路上,坚定不移,步履铿锵!
本报记者杨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