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你相约、“盐”选好物、“云”逛芮城、“嗨”购稷山……网络直播带货如今渐成潮流。在运城,有这样一群可爱的“河东巧姐”,走进直播间,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传播河东文化,推介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艺精品,把运城这张名片传递到全国各地。
这便是运城市妇联组织的“云上好品·好吃运城——‘河东巧姐’来啦”直播助农活动。自5月20日起,用两个月的时间,先后走遍了全市13个县(市、区),举办了13场直播活动,共有69名“河东巧姐”向网友推介了运城市69类361种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精品,围观人数突破千万,带动销售总额超过500万元。
“这顶帽子叫芙蓉花帽子,它是由一根线织成的,而且在每朵花的连接处都不断线,工艺非常精美,这也是妈妈们最喜欢的帽子,这顶帽子平时卖100元,今天直播间活动价80元。”6月12日,在“云上好品·好吃运城——‘河东巧姐’来啦”直播助农活动第八场新绛站的直播现场,晓红手工编织坊的巧姐李晓红向网友介绍手工编织品,回答网友的问题,和网友积极互动,不少网友通过点击直播间下方链接的方式下单购买了产品。
当天,新绛站直播共吸引了70多万网友“围观”,人气十分火爆。“看到主播在直播间吃得特别香,而且这个麻花是紫甘蓝、胡萝卜、菠菜等蔬菜做成的,没有添加剂,直播间的价格又比较优惠,还包邮到家,动动手指就能吃到美味了。”当天,运城市区的李女士通过扫描直播页面的微信二维码,成功下单了一箱2750克的绛州麻特。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个麻特果然味道很棒,和直播间看到的一样,我已经加了店铺的淘宝账号,过段时间还要再买一些送给父母。”
和新绛站的直播一样,其他县(市、区)的直播活动也收到了很好的反响,收官之战闻喜专场的观看人数更是达到210万余人。
两个多月来,绛县樱桃、垣曲小米、夏县晋茶、平陆小杂粮、永济老粗布、临猗苹果、新绛澄泥砚、万荣面塑、芮城剪纸、盐湖手工布鞋、河津琉璃、稷山板枣、闻喜花馍等精挑细选的河东名特优产品先后亮相直播间,受到全国各地网友的热捧,扩大了“河东巧姐”的影响力,也为当地特色产品打开了新的消费市场。
直播助农火爆的背后是运城市各级妇联干部创新服务方式的主动作为和精心组织。2017年,运城市妇联开始打造“河东巧姐”这个“妇”字号品牌,通过开展各类比赛,严格筛选,培育了一大批踏实肯干、开拓创新、勇于追梦的“河东巧姐”带头人,展示了巾帼风采。在“巧姐”的带动下,全市20万余名妇女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和勤劳致富。
“此次直播助农活动旨在通过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推介‘河东巧姐’创业故事和产品文化,让更多的网络消费者了解、喜爱并购买‘河东巧姐’手工艺精品和特色农产品,叫响做大‘河东巧姐’‘妇’字号品牌,带动更多妇女增收致富、实现价值,成就梦想。”运城市妇联主席李雯表示。
位于垣曲县的山西大晋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垣曲专场的直播活动,创始人之一白润贤在直播间为网友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垣曲“大晋哥”小米的优势和特色,吸引了网友的关注,在两个半小时的直播中收获了100多个订单,成功销售了500余公斤小米。“直播结束不久,我们就签了一个3350斤小米的大订单,这些小米被一家企业负责人作为礼品赠送给其在全国各地的客户,而且这只是初步合作,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合作。”
不仅仅是大晋哥公司,更多的企业通过此次直播助农活动获益。芮城县的婴幼儿服饰非遗传承人唐大妈又收了新徒弟,使传统手工有了传承和希望;夏县的晋星土杂鸡新增预订礼盒800多单;临猗县的爱润信绣品和苹果脆、盐湖区的昌圣祥糕点、河津市的亿佳果园饮料和芮城县的惠丰果业、惠众龙翔调味品等企业都已经或准备签约新的代理商;临猗县“胃你好”食品已经接到部分直播平台邀请,进一步畅通了销售渠道;万荣县亲蛋蛋婴幼民俗用品、云仙面塑、黄土情女女剪纸新带动50余名妇女就业,芮城县侯家酱源新增员工20名,唐大妈婴幼儿服饰新增员工10名……
本报记者王龙飞 通讯员裴旭薇 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