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坚强电网保障上党率先崛起

——长治供电公司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 长治供电公司员工正在进行检修。张潜摄

  •   长治市,古称上党,是全国典型老工业城市。近年来,长治市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摆在重要位置。腾笼换鸟,提质增效,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企业落户长治,也对长治电网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经济提速发展的要求,长治供电公司加快电网建设,可靠供电、优质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的腾飞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建设坚强电网,力当经济发展保障者

      坚强的电网,可靠的供电,是推动产业转型、国民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
      6月24日上午10时,太郑铁路山西段首座10千伏配电所——襄垣东10千伏配电所正式受电启动,为确保太郑高铁年底开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太郑高铁供电配套工程建设的“步伐”。为了保障太郑高铁用电需求,长治供电公司将配套工程作为复工复产后的第一批工程开工建设,合理规划施工周期,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施工队伍人数。疫情期间,各生产厂家普遍存在材料不全、复工不足、物流不通的供应难题,工作人员逆行而上,远赴省外设备厂家所在地进行沟通协调,保障施工建设进度。
      这一边,太郑“战场”如火如荼,另一头,特高压建设鏖战正酣,潞光、漳泽、鑫光电厂特高压输出工程紧锣密鼓进行,长治供电公司主动推进政企联动,做好属地协调等前期工作。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完成供电保障工程,原本2个月的工期却20天内完成,只为广大群众如期享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长治地区电网建设工程在施工的黄金期,大干特干,加紧干。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近年来,长治市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转型发展蹄急步稳,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长治供电公司紧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持续加大电网投资力度,2020年,长治电网投资约11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电能保障。

    主动担当作为,争做能源革命践行者

      优质、清洁的电能,为能源革命打下坚实基础,并作为重要参与者,成为能源革命的排头兵。
      6月17日,山西省电力公司与长治市人民政府签署《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了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
      4月30日,长治供电公司2020年“清洁供暖”确村确户,将有5.1万户享受清洁安全的电采暖。5月13日,在长治供电公司的促成下,山西省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与长治市喜耕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长治市首个市场化、规模化的综合能源项目,在全省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5月29日,长治市2020年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山西唯美诺众创空间成功送电。至此,长治地区已有电动汽车充电站5座42个充电车位,基本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作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全国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长治市除了在传统能源上做“减法”,还重点挖掘本地的光照和风力资源,发展光伏电站、风电场,在清洁能源上做“加法”。这其中,电不仅是转型的奠基者,更成为转型的参与者。

    优化服务机制,甘为美好生活服务者

      客户少跑路,供电多服务,便捷、流畅的服务机制为企业落地提供最佳便利。
      7月1日,在长治供电公司的配合和专业指导下,长治市高新区5G电子智造基地10千伏配电所成功送电。
      长治市高新区是山西省第二座国家级高新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9年,高新区启动5G电子智造基地项目,计划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精尖项目,通过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产业链绿色集约化水平。为保障园区建设顺利推进,长治供电公司将服务关口前移,积极与政府、规划部门和园区沟通,使电网建设规划与园区建设规划相结合。同时,开辟园区服务绿色通道,及时补录供电方案中涉及的电网改造项目到项目库中并加紧推进施工,使电网建设与园区建设保持同步。
      在业扩报装工作中,该公司以“党建+阳光业扩”为抓手,实施“三省”“三零”服务,推动服务标准化、办电便利化、资源可视化、信息透明化、管控常态化的“五化”措施,建立由党员牵头的客户服务经理制,负责客户项目全流程办理追踪,及时跟进解决客户办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企业“零趟跑、快送电”,基本形成基建、技改、业扩配套统一支撑的业扩接入项目管理体系,平均接电时长32.1个工作日,同比下降50.7%,用户办电满意度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长治供电公司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多次为中小企业、一般工商业降费降价,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对除高耗能行业用户外的现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计收电费时,供电公司统一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预计全年将为8.7万户企业减费1.7亿元。

    本报记者王龙飞 通讯员张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8-05期

    • 第2020-08-04期

    • 第2020-08-03期

    • 第2020-08-02期

    • 第2020-08-01期

    • 第2020-07-31期

    • 第2020-07-30期

    • 第2020-07-29期

    • 第2020-07-28期

    • 第2020-07-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