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新时代 奋斗者的故事】巾帼不让须眉

——记云州区路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素琴

  7月17日早晨6点多,周士庄镇路家庄村口的黄花收购点就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陆陆续续地开着三轮车、骑着电动车,把刚刚采摘下来的、金黄脆嫩的黄花送过来。不一会儿,一个身材高大、满头大汗的中年妇女开着一辆装满黄花的电动三轮车来到收购点,她顾不上卸车,就开始指挥着村民们有序地装筐、上称,她就是村党支部书记王素琴。
  路家庄村在册人口256户608人,耕地面积3250亩。长期以来,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们长期延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靠天吃饭,生产效率低,发展一直滞后,群众增收困难。以前村里外出只有一条林间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就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婚后,王素琴和丈夫在村里待了10多年,种地只能糊口,在附近的砖厂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眼看两个孩子都大了,夫妻二人决定到大同市闯一闯,王素琴跑出租车,丈夫跑运输,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逢年过节回村探望老人,村里人都对她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一次,她开出租车路过党留庄乡邢庄村,造型古朴的高大牌楼、开阔整洁的街道和一排排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房屋,令王素琴感怀颇深,她心里默默地念叨,自己的家乡路家庄什么时候也能变成这个样子呢!
  2011年底,王素琴毅然抛开了跑出租车和市里舒适的生活,怀揣一颗为民的热心,回村挑起了村主任的重担。2014年换届时,经过三年的历练,她赢得了党员和村民的信任,被选为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同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任,也落到了她的肩上。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经过一番苦苦思索,她得出结论:要想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首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于是,她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每月按时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把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年轻有为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入村“两委”班子。
  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提升村级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2017-2019年,村集体先后种植经济林110亩、黄花200亩、油菜花140亩,引领带动30户贫困户种植黄花100亩、11户贫困户种植高粱61亩,帮助17户贫困户办理了金融扶贫贷款,为7户贫困户帮扶务工,增加收入6万多元。2019年,村集体成立了馨雅家政服务公司,对外承揽家政保洁服务、装卸搬运、培训月嫂保姆等业务,解决了60人的劳动就业问题。
  如何带领群众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在对全区、全镇及本村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反复调研思考的基础上,王素琴产生了大规模种植黄花,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想法。为此,王素琴从改善本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做起,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2013年以来,全村新打机井11眼,黄花种植面积由370亩发展到2147亩,实现了贫困人口人均一亩稳定脱贫的目标。
  为了让村民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2018年,路家庄投资550万元实施了环境整治、提质工程,在村口新建牌楼、文化照壁和8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硬化主干道、小巷1863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道2890米,种植杏树、柳树、新疆杨、国槐、云杉等树木400余株,种植花草3620平方米,粉刷美化墙体25730平方米。同时,新建160平方米的小公园和1230平方米的黄花晾晒场,为村民屋顶加建仿古脊瓦2300米、铁艺围栏480米。(魏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8-07期

  • 第2020-08-06期

  • 第2020-08-05期

  • 第2020-08-04期

  • 第2020-08-03期

  • 第2020-08-02期

  • 第2020-08-01期

  • 第2020-07-31期

  • 第2020-07-30期

  • 第2020-07-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