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清徐县“三年大变样”的决战决胜之年。清徐县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为主线,以都市城郊为战略定位,实行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如今的清徐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一批批惠民生强服务措施稳步展开,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聚焦保供给,打造产业兴旺新高地
“稳产量、稳面积、稳政策”这是清徐县今年对农业发展的总要求。“今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7.295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2.3786万亩。”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年清徐县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守耕地红线,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制度。同时,以粮食初加工为基础,加大对产粮大户的奖励和支持力度,巩固清源、孟封两个万亩高粱连片种植基地,带动一批小杂粮种植区。
在扶持发展特优产业方面,持续加大财政贴息、奖补等政策扶持力度,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对新发展新品种葡萄连片10亩(含10亩)以上,按照1000元/亩进行补贴。以重点打造清徐葡萄等特色产业为抓手,积极申报山西第三批特色农产品(葡萄)优势区,积极申报“清徐葡萄”为市级区域公共品牌。杂粮种植方面,在原粮食直补的基础上,提高红薯种植奖补达到100元/亩,提高高粱种植奖补达到160元/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清徐县以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为引领,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清徐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在河西、河东地区选址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农产品冷库储存及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道。
聚焦补短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道路建成风景线,村庄建成小游园,全县建成大景区”这是一幅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清徐县正沿着这个方向串点成线,一步一步勾勒出完美画卷。
今年该县坚持集中连片推进、全域创建,着力实施“一拆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确保年内完成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集中打造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片区(清徐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改线307国道与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绿化与农业种植高标准整治区),巩固提升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镇(西谷乡、王答乡、孟封镇、柳杜乡)、44个绿色生态村庄和特色风貌整治村;力争再打造10个以上市级清洁村庄和美丽宜居示范村。
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完成清源镇、东于镇等9个乡镇25个村饮水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完成11个村饮水工程水表安装及配套管网改造等巩固提升工程。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今年清徐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徐沟西大街、307国道高速南出口改造、清泉山庄旅游路等新建工程。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实施9个乡镇10个村庄的进村道、村内主干路、环村林带和小片林建设。同时,跟进做好基础配套工程,推进清洁取暖,深入开展锅炉综合整治,扎实做好“煤改气”“煤改电”后续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良好的农村生态宜居格局。
聚焦惠民生,开启生活富裕新篇章
促进农村就业创业、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及文化设施功能布局……今年清徐县聚焦民生热点,各项工作稳步展开。
搭建劳动力资源和企业岗位信息平台,通过县、乡(镇)、村三级平台,将岗位信息和就业政策直通群众,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总体思路,继续扎实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在教育布局优化方面,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启动建设徐沟镇中心幼儿园、孟封镇中心幼儿园、柳杜幼儿园扩建、集义幼儿园……
在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方面,对接“136”兴医工程等省市重大战略,引进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抓好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提升工程,进一步规范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快中医院、妇幼院等项目建设,建设“健康清徐”。
今年清徐县定下了发展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为1350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5.89万亩,果蔬产量增长10%以上……
美丽乡村建设清徐县正大步向前。
本报记者姚凡 通讯员张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