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

绛县经济开发区:“三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凸显新亮点

  •   本报运城消息 近年来,绛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工作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发展为总抓手,全面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建立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事相宜、人岗相宜、以岗定薪、绩优酬优的常态化机制,为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全面掌握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提高各部门人员工作效率,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绛县经济开发区实行工作日志周报长效机制。为此,该区制定了《关于建立工作日志周报送长效机制》文件,并将工作日志作为月绩效考核及年终目标责任考核的依据。通过报送工作日志,全面掌握各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进展情况,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一流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各部门人员工作效率,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绛县经济开发区通过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实行绩效工资动态管理,将人员分为三类:A类(综合表现优秀)人员占20%、B类人员(综合表现良好)占60%、C类人员(综合表现一般)占20%进行发放。通过建立有效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为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绛县经济开发区不断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分类分级考核。在分类考核中,坚持月度、季度和年度相统一,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原则,实现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在分级考核中,对部长、副部长的考核实行党工委、管委会领导评价,部级人员评价,民主测评等全方位测评,与部门日常考核结果相结合;对主管、主办人员考核通过部门领导评价、民主测评的方式进行测评。
      通过不断深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绛县经济开发区使考核工作由虚到实、由浅到深、由被动变主动,做到全面无死角,逐步形成常态化,有效体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各部门对考核工作“形式化、走过场”的认识误区,切实转变部门作风和干部作风,在开发区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巩固了“三制”改革的丰厚成果,为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不仅如此,绛县经济开发区还实行年终考核末位淘汰制和绩效奖惩管理办法。通过末位淘汰机制,树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岗相宜、人事相宜、优胜劣汰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激发了工作热情,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
      通过实行绩效奖惩管理办法,绛县经济开发区实行部门及人员积分制,通过部门及个人加分、减分、降绩三种方式,细化加减分及降绩细则,明确了奖惩标准、处理流程、结果运用,为奖优罚劣定尺度、找依据,让干部职工在精神上受到鼓舞、物质上得到奖励,达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目的。通过建立正向鼓励激励机制,激发开发区干部职工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高建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9-04期

    • 第2020-09-03期

    • 第2020-09-02期

    • 第2020-09-01期

    • 第2020-08-31期

    • 第2020-08-30期

    • 第2020-08-29期

    • 第2020-08-28期

    • 第2020-08-27期

    • 第2020-08-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