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孩子,背后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如何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关键看这几点。
是否有父亲乐观的爱和陪伴
近日,叙利亚一名父亲上传了一段视频:家的外面一有炸弹空袭的响声,3岁的女儿就会哈哈大笑——受叙利亚战事影响,他们家附近经常遭遇炸弹空袭,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这位父亲跟女儿说外面的轰炸只是一场游戏,他和女儿约定:“当炸弹落下时,我们一起大笑。”女孩笑得开怀,父亲笑得无奈,让人莫名觉得心酸。
虽然生活在战乱之中,但这个小女孩幸运的是拥有了一位乐观的父亲,父亲对女儿的爱和这种周全的保护,会是女孩一生幸福的底气。每个孩子的童年都需要父亲的介入,一位乐观有趣的父亲带给孩子满满的正能量,有这样的父亲用心陪伴孩子,孩子童年是很幸福的。
妈妈是否快乐
快乐的妈妈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满了明朗阳光,内心充满了安全感。相反,一个不快乐的妈妈,很难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在妈妈充满抱怨的人生里,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牺牲品,他们长期吸收来自妈妈的焦虑、坏脾气、怨气和负能量,对妈妈情绪产生的不安更严重,焦虑感甚至会大于妈妈。
推特上有一位妈妈所说:“你的孩子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妈妈,他们更需要一个快乐的妈妈。”
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毕淑敏在《家问》中写道:“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往往也就意味着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不和才是对孩子身心最大的伤害,它比离婚带来的伤害更大,也更隐秘。
在我身边有一些经历过父母离婚的单亲孩子,但很意外,有的孩子也能过得很幸福、很满足。虽然家庭不再那么完整,但家里没有了争锋相对的争吵和攻击,父母各自重新出发,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开心快乐,让孩子在家里也能感到愉快和安全。
家庭是否有烟火气和仪式感
林语堂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关于幸福感的最贴切的描绘,其实就表现在这些小事上,尤其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热爱生活的人,生活都会充满这样的烟火气。除了烟火气,仪式感也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各种节假日、家庭纪念日、家人的生日、孩子成长中特别的日子,比如第一次入园、上小学、成人等等……一个简短拥抱,一句简单鼓励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添加爱意。
普通重复的生活听起来多少有点平淡,仪式感则能让孩子心怀期望,在平凡的日子里,抓住这些微小的幸福。 (钱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