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寻一处静谧田园,享受慢生活,令人向往。随着我省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如今,我省的乡村游早已不是简单的农家乐,精品民宿、休闲露营地、乡村度假中心、生态庄园、乡村主题博物馆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我省各地市昔日单纯依靠好山好水好资源吸引游客的乡村游正在迅速提高品质,提升品位,创建品牌。
城市人热衷乡村游
住特色民宿、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慢时光”……今年七夕节期间,朔州市民张芯带着亲朋慕名来到和顺县许村做短期休闲度假游,没想到让她惊喜不已。
“这个地方太美啦!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吃的、看的、玩的里面都透着文化,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还学习了不少当地风俗礼仪文化。这个远离喧嚣的太行民俗文化古村落很值得一去。”张芯说。
许村老街,一头枕着幽奇古朴的山壑,一头接着繁华绚丽的街市。街道两旁的老式店铺建筑,大都保存着明代和清代的风格,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把许村浸染得灵秀典雅。而废弃的粮仓、旧式的邮电所,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又被改造成许村国际艺术公社。许村已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地。
同样,昔阳大寨镇孔家沟村风格各异、富有文化韵味的民宿,吸引游客到村庄宿村居、赏美景、观民俗、食农餐,深度体验乡村魅力。很多来自城市的游客表示,漫步其中仿佛进入了“桃花源”。
为提高民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孔家沟村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快手等“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开直播、做视频、写文案,原汁原味、图文并茂,立体形象宣传孔家沟,推介民俗游,吸引更多游客到孔家沟村深度体验乡村魅力。可以说,民宿旅游产业已成为激发当地乡村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我省各地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特有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加快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利用农业资源做大现代旅游业,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乡宁县康家坪村、安泽县飞岭村、右玉县杀虎口村、和顺县许村、汾阳贾家庄等逐步进入城市市民的视线。
用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师振亚的话说,暂时远离繁忙的工作,寻一处乡村,享受惬意的慢生活,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选择。而拥有自然淳朴、风土各异、特色生活体验等优势的乡村游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
据记者了解,很多城市人爱上乡村游,有一些人是对参与乡村项目和活动有着浓厚兴趣;还有一些人的出游目的是为了摄影、写生、集体活动等,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是乡村游游客的共鸣。相比于繁华的都市,游客们更喜欢沉浸在诗意的乡村世界中,感受鸡犬相闻的和睦与安详。
多元新业态层出不穷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生根,乡村旅游正在我省许多地方快速发展,多元化的业态更是带热了各地乡村游。
今年“五一”期间,大同市就推出多条乡村旅游线路,以精品线为主轴,“长藤结瓜”式串起沿线各个特色村,辐射全市乡村旅游,市民和游客纷纷到这些景点观赏游玩。
近年来,大同市不少乡村旅游景点得到开发,旅游业态日渐丰富,而且各有特色。比如,像广灵涧西村以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吸引游人;灵丘上下北泉村优美的山水景观和碧水环绕的集装箱营地让游客流连忘返,上北泉村今年还增设了展示铁匠、麻绳匠、剪纸等非遗展区和打树花演出区;灵丘赵北乡安庄村的冰河峡谷,给人一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感觉,被网友认为是清凉胜地。尤其是大同市长城人家、太行人家的农家乐和生态休闲山庄,入夏以来也是客流不断,不少游客选择有优美住宿和用餐环境良好的生态休闲山庄度假。
而红色贾家庄,也不断在发展旅游产业上探索新路子。8月23日至28日,第20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汾阳市贾家庄举办。连日来,十里八乡的群众和游客相聚贾家庄,尽情观光。乡村旅游节期间同时举办了“美食嘉年华大赛”、古汾州民俗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活动。
近年来,贾家庄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相继建成贾家庄工业文化创意园、贾樟柯艺术中心、种子影院、作家村等景点项目,成功举办86358电影短片交流周和首届吕梁文学季,品牌影响力日益加大。
而和顺县在8月25日举行的首届全国乡旅生态文化创意节上,推出的剪纸、牵绣、汉式集体婚礼等乡旅民风民俗文化体验,以及四季乡旅山地马拉松赛、美丽乡村创客大赛等活动,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一直关注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副教授郝从容坦言,乡村游如今早已不是简单的“采农家菜、看农家景、吃农家饭、赏农家戏”。目前,我省的一些富有个性、特色和精品特征的民宿、乡村度假酒店、乡村度假中心等产品成为乡村游的亮点。乡村绿道、登山步道、休闲露营地、房车自驾车营地等新产品和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非遗展示馆、乡村公社、乡村音乐部落等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些乡村新业态都趁势搭乘上了文化旅游发展的“顺风车”,加速跑出新里程。
“如今的乡村游融合了乡土味、文化味、人情味等多元味道。尤其是一些乡村展馆展示、民俗活动体验、景观小品展示等活动项目,让游客领悟到乡村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前不久,太原市民李丽刚带外地友人在山西多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游览后,感触颇多。
“感觉现在山西每个地市的乡村旅游示范村都各有特色,处处是景,玩法特别多,挺好的。”送走友人,李丽决定每个月至少带家人感受一次乡村游,感受一把新乡村的风味。
提升品位需创品牌
目前,尽管我省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随着广大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提升,昔日单纯依靠好山好水好资源吸引游客的乡村游时代已宣告结束。乡村游散、小、乱的竞争状态,正迅速向内容化、品质化、品牌化方向转变。
“乡村旅游品牌是游客了解该村旅游景区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注重乡村旅游品牌效益,才能带动乡村旅游良性发展。”郝从容表示,要打造具有特色的高品质乡村游文化品牌,不仅要做到文旅融合,更要以市场为导向,设计乡村旅游产品,要抓主题,抓品牌,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比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传习场所,培育乡村夜间休闲项目,创新开发地方特色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品,培育乡村游网红产品,以及游客喜闻乐见的乡村游的新热点,形成新的消费点。
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打造上,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许萍则表示,随着城市居民“看山望水忆乡愁”需求的日益旺盛,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的乡村旅游亟待创新思维,在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共生中,探索新的“打开方式”。她认为,文化创意不止引领乡村旅游新消费、优化乡村旅游新供给,还促进“新三农”同步振兴,因而要积极深化“文创+”,从要素整合到业态升级,激活乡村旅游全产业链;丰富演绎手段,从传统营销到沉浸式体验,创造情怀消费溢价;从景观美化到氛围营造,提升乡村美好生活品质;注入文化灵魂,从原真性到活态化,塑造乡村独特旅游发展模式。
记者获悉,为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我省今年计划评定首批4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第二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省文化和旅游厅规划设计了“大美晋阳、长城内外、边塞古韵、秀容热土、吕梁人家、古村新韵、太行深处、上党印象、山水泽州、平阳风情、禹都家园”等11条美丽乡村旅游精品自驾线路,助力我省乡村旅游发展。
本报记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