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大寨,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早上九点多,大寨村的老人们围坐在村委会办公楼前的大柳树下,或下象棋,或打扑克,或含饴弄孙,或喝茶闲聊,恬淡从容的生活状态让外来游客感受到岁月静好原来就是这般模样。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是深藏于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山村,也是一个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小山村。村里的这棵大柳树已有150岁高龄,是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属于杨柳科柳属的垂柳,它树冠硕大,像一把巨伞,能遮出100多平方米的树荫地儿。傲然挺立的大柳树,阅尽了大寨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大寨人从追求温饱到如今满载幸福感的时代变迁。
与很多如今只剩下老人与孩子留守的农村相比,这些年来大寨的人口变化不大,大寨村现有221户529口人,相比1991年的530口人,基本保持不变。大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怀莲说:“我们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考学有奖,青年人守家就能就业,花很少的钱就能住进和城里一样的高楼,老年人备受关怀,逢年过节村里都会给每家发放各种生活补助,幸福指数高,所以村民外出打工的情况不多。”
目前,大寨村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各一所,大寨村民的孩子都在就近上学,随着撤乡并镇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周边小学减少,大寨幼儿园有学生40多人,大寨小学有学生100多名,大寨中学有学生200多人。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全部免费,大学生享受奖学金制度,考上大学本科的大寨学子每人每年奖励1000元。
大寨村实行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制度,60岁到69岁每人每月200元;70岁以上每人每月300元。每年年底给每个大寨村村民发放零花钱1000元,还会为村民分发一定数量的米、面、食油、肉、饮料等。全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会率达100%,村里建起了卫生室,并配备两位保健医生,为村民提供随叫随到的保健医疗服务。
大寨村之所以能够为村民提供经济支持,是因为这些年来大寨的集体经济在逐步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寨企业实现了由村办小作坊到现代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转变,大寨人也由农民转化为工人、技术员、管理员。如今,大寨已形成建材制造、煤炭发运、旅游开发、饮品加工、新农业科技开发、服装制作、养殖等七个产业,产品达30多个品种,大寨集团所控股、参股、合作的企业达20余家。
“大寨村力争到今年年底,经济总收入达到3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李怀莲说:“郭凤莲书记说,我们大寨村的‘中国梦’就是‘农民梦’。下一步,我们要想办法招商引资,不忘初心,建设一个经济腾飞的‘新大寨’。”
本报记者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