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1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在河南新县召开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会,公布全国71家国家级示范县。其中,我省洪洞县、阳城县、平遥县荣登榜单。同时,公布山西省成为全国第八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创建单位。
目前,针对在山西全域旅游建设中,从顶层设计、路径探索、创建成效等方面有哪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在我省开启山西全域旅游新时代下,如何在创建中抓住时机,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教授刘改芳。
记者:早在2008年,浙江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城旅游”,2009年江苏昆山提出“全域旅游全景昆山”发展战略以来,全域旅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请刘教授谈一下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概要。
刘改芳: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是顺应我国旅游实践发展的产物,是实施旅游业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升级换挡的必然逻辑。发起于旅游成熟地区的全域旅游实践,经过12年的发展,全域旅游由试点县向试点市、试点省,最后推向全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全域旅游由旅游单业发展推向社会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
政府示范推进让全域旅游全面开花。2019年3月,公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的通知,印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2019年11月,文旅部公示71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山西省洪洞、阳城、平遥县位列其中。
随着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公布,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省、市、县开展全域旅游建设的热情。文化和旅游部先后于2019年10月、11月分别在山西省洪洞县、河南新县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手段,借助名师政策解读、人员培训、规划指导、现场督导、资金支持等措施,总结推广全域旅游工作的先进经验。
记者:近年来,我省在做好黄河、长城、太行三篇旅游大文章的同时,坚持以示范县为点、三大板块为线、点线结合、辐射全域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战略。针对全域旅游的山西实践,请刘教授分别从顶层设计、路径探索等方面分享一下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刘改芳:山西省最早提出全域旅游是在2016年初的《山西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中,规划提出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9年12月5日-10日在第四届山西省文博会上,重点展示了沿黄旅游资源和山西省构建“331”全域格局和三大板块建设的新成就,再次明确了三大板块将成为实现山西省全域旅游创新示范的重要指向。
山西在发展全域旅游路径探索上,牢固树立地域旅游品牌形象,形成全域共创局面,掀起全域旅游发展高潮。为顺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浪潮,我省主动出击打破地域限制,部门联动共促全域旅游发展,联合北京、河南等省市,共建省级全域旅游闭环。为拓展旅游新业态,完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全面展现了山西全域旅游的风采,我省也举行了多种形式的探讨和交流。尤其是在围绕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创建主客共享优质旅游环境方面,从“旅游厕所革命”,到全省范围内大力发展城际、城乡、镇村、旅游“五级公交服务体系”全覆盖,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从2016年以县为基层单位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我省全域旅游实践主要凸显在: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态势已然形成,创建期内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政策保障;依据行业标准,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的成效已经显现;结合实际,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经验值得推广。
记者:随着我省成为全国第八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创建单位,这意味着山西省将成为优质国际旅游目的地。在全省县级创建单位意识提升、标准熟悉、经验总结和创建热情高涨的同时,请刘教授对2020年省级创建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刘改芳:我认为,全域旅游的建设是以旅游为抓手,如何提升旅游政务服务水平是山西省在确立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多年来急需实践的方向。同时,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机制,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在设施环境与精细服务上寻找突破口,恢复“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的旅游意象。另外,要在公共服务、居民友好意识、智慧旅游建设、市场环境整治方面体现各地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可以说,通过近三年三大旅游板块建设和发展,良好的政策保障基础、全省各部门联动发展旅游产业的态势、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正在助力三大板块的旅游发展。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三大旅游板块发展经济基础薄弱、市场机制培育不足、文旅融合度不高、关联市县协同创新不足、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大,资本与技术进入受到阻碍等问题,空间整合优势未转换成制度发展优势和产品优化态势。
全域旅游是要改变以部门、地方为核心的行业管理体系,构建起以旅游领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围绕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旅游便利化目标,推动旅游的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山西省三大旅游板块辐射全省,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差,但文化原生态保护好;条块分割管理问题严重,但可能成为体制创新的重要抓手。我们应在改革创新目标上明确方向、措施办法上大力培育市场活力,在政府管制与市场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三大旅游板块一定会成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重要创新面。永济将打造
成华夏经典文化深度体验目的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树立全国县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新典范。
本报记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