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品牌山西周刊

见证疫情下的高校力量

  今年暑假期间,北京科技大学举行了以“讲述抗疫故事,树立制度自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借此机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组成24支小队走进全国各地寻访抗疫精神。
  北京科技大学抗疫精神寻访十六队实践团的实践地点位于山西省,实践分主题为“抗疫中的高校力量与教育改革”。该实践团队员以赤诚之心,通过社会实践收集整理、深度挖掘疫情防控期间有关教育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了解并宣讲山西高校相关的抗疫故事,从而为传播抗疫精神尽自己的一份力。
  实践期间,十六队实践团队员先细致钻研党和政府有关文件,体会国家抗疫的决心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学术角度分析政策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政策层面上的切实体现。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采访在校大学生、辅导员、老师等了解高校抗疫行动与相关政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春季学期线上学习的感悟,通过直播宣讲等方式将高校抗疫故事讲给大家听。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十六队实践团收获了大量实践数据:调查问卷的填写人数和有效填写人数均为185人;共完成13篇推送,点赞数2934个、在看数214次;进行5场直播宣讲,累计直播75分钟、吸引观众1176人、获赞17120个;采访海外留学生、老师、辅导员等60人;形成有效访谈录37篇,共计31235字,为撰写学术报告打下坚实基础。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高校均举行了多次会议,要求在遵守抗疫防控相关规定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将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此外,高校教师还参加了毕业生行李打包工作,按期完成了行李寄送任务,为毕业生顺利毕业提供了帮助。行李打包过程中,现场视频连线,事无巨细对每样物品进行确认,分类整理。因人手有限,高校教师还肩负整理、打包、包装、运送等不同工作,这无一不表达了学校老师对毕业生的拳拳深情。
  在2020年春季教学中,受疫情影响,线上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为此,北京科技大学进行了线上教学的尝试和改革,教师们经过培训,通过雨课堂、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教学。
  “通过线上学习,我们圆满完成了上学期的学习任务。”十六队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
  据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起,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组织了寻访中国精神、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寻访观察、北京革命遗迹调研等社会实践,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5年来共获得金奖5次、十佳标兵5人次,市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6次,还曾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屈琛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9-27期

  • 第2020-09-26期

  • 第2020-09-25期

  • 第2020-09-24期

  • 第2020-09-23期

  • 第2020-09-22期

  • 第2020-09-21期

  • 第2020-09-20期

  • 第2020-09-19期

  • 第2020-09-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