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集团泰山隆安选煤厂是泰山隆安煤业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配套选煤厂,年生产能力180万吨。近年来,为充分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商品煤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选煤厂狠抓煤质管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结合泰山隆安煤业的原煤煤质特点,对选煤厂实施“三产品”改造,增加了一套分选系统,可以生产出配焦煤,可根据市场变化实现动力电煤和配焦煤的随时切换,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从动力煤洗选到“三产品”改造成功,多年来,泰山隆安煤业选煤厂一步一个脚印,在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优化技术革新
随着泰山隆安煤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选煤厂需要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提高小时单产和开机率,对设备的完好率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选煤厂以检修车间为主成立了技改创新小组,积极推进技术改革、小发明、小创造,减少客观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近年来,他们陆续完成了201胶带机防堵保护改造、装车系统程序改造、除铁器限位闭锁改造、全厂天车冲顶限位改造等,一系列的小改小革大幅缩减了人工劳动力,提升了开机率,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显著提升。
“按照煤炭市场分析,配焦煤价格远高于电精煤,因此我们进行‘三产品’改造,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利润最大化。”机电厂长刘泽祺说。为了更好地适应煤炭市场要求,扩宽用户需求,根据泰山隆安矿井水平延深11#煤层情况,经过对煤质大样资料效益分析,选煤厂在原有洗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系统和一套“三产品”TBS干扰床分选系统,增加了配焦煤产品。“三产品”改造完成后,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洗选工艺,既可生产配焦煤,又可生产电精煤,灵活采用当下最经济的洗选工艺,洗选出价值最高的产品,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严抓煤质管理
“一小时6个快样,一个班6个班样,外销 10车一个外销样,一个化验班出50个指标检测数据,这样高密度的检验有效地保证了煤质。”化验室副主任武春磊告诉记者。质量管理是选煤厂的重点工作,泰山隆安选煤厂化验室运用焦煤的煤质管理制度来管理动力煤的煤质。
生产统计不是单纯地统计数字,而是选煤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逐步实现生产统计科学化,选煤厂进一步规范了相应的统计表格,使统计数据真实、完整,能够科学反映生产当中的质量变化及生产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化验室的数据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他们以在线测灰仪为指导,以化验结果为依据,结合采制化超差幅度,建立质奖罚管理制度,按制度严格考核并监督兑现落实,实行全罚全奖的模式,不断强化选煤厂产品质量的管理,提高全员的煤质意识。工作人员每月对矸石的浮沉指标现场抽采试验两到三次,找出计划指标对应的矸石灰分,并将其作为当月的矸石灰分考核指标。
精准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之计。今年2月,选煤厂成立了自己的人才管理培训班,厂长闫勇任培训老师,培训班学员由副厂长、检修车间、生产车间、调度室、化验室各部门负责人组成,从管理、工艺、技术、员工思想工作等多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对管理人员通过拔高一级的方式进行能力提升培养。
“选煤厂建立了厂级人才库、副厂级人才库、中级人才库、副中级人才库、班组长人才库和副班组人才库的六级人才储备机制,对能力突出的人员进行精准培养。”闫勇说。“升职先升值”是选煤厂精准培养人才遵循的理念,阶段性的选拔优秀班长模拟车间副主任岗位,副班长模拟班长岗位,从班组选拔两名积极分子模拟副班长岗位,通过层层“拔高”锻炼,极大地调动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选煤厂涌现出了大批年轻的优秀人才,机电厂长刘泽祺28岁,生产车间主任张景智32岁,生产车间副主任杨凯31岁,检修车间副主任杨鑫30岁……年轻干部为选煤厂枯燥繁重的工作带来了活力,也为更多年轻员工起了示范带头作用。
说起刘泽琪,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每天下班后,总能看到他独自在车间的身影,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记录下来,寻找解决的办法。在最近选煤厂离心机安装改造中,刘泽琪负责设计、制作、安装全过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每天工作16小时,连续奋战7天后按时完成了任务,为选煤厂提高带煤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的努力付出,刘泽琪在选煤厂副厂长评选时高票胜出。年轻干部的成长激励了一大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选煤厂逐渐形成了学管理、比技术、拼能力的浓厚氛围。
受今年疫情影响,煤炭市场形势不稳定,泰山隆安煤业选煤厂积极洗选三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生产运行后的效益分析,洗选三产品相对于单洗电精煤,原煤销售收入可增加16.1元/吨,增效显著。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逐步解决了洗选三产品入洗能力不足的难题,带煤量由之前430t/h提升至506t/h,原煤入洗量达到9600吨/天,基本达到了单洗电精煤的入洗能力,进一步释放了产能,为公司实现高产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首席记者齐泽萍 通讯员郭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