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丰收不忘节约”小课堂的读书声

  • 老师给孩子们讲解节约的意义。本报记者王媛摄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国庆期间,朗朗书声,每天都在大同农业嘉年华展厅内飘荡,中秋国庆重逢,八天长假让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同活动月迎来又一高潮,在场外欢快的歌声中,“丰收不忘节约”小课堂里,孩子们的读书声和欢笑声,成为一道别样美丽的风景。
      大同农业嘉年华占地1000余亩,核心观光旅游项目连栋玻璃温室约6.6万平方米,以自然生态、现代农业为主题,风格多样的主题馆将园林艺术、园艺景观、栽培技术、地域文化有机融合,鲜花满园,瓜果飘香。
      老师带领前来参观学习的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参观了整个园区。在黄花野趣园,老师通过故事,讲述黄花(萱草)寓意母亲,融入北魏孝道文化,科普大同黄花发展历程、黄花种植技术以及历史典故,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连许多家长都直呼“长了见识”。
      在蔬艺世界,200余种蔬菜通过景观创意、立体栽培模式、新奇特品种展示着现代蔬菜科技生产的景象,小课堂引入多媒体、互动活动、科普讲堂等多元体验形式,打造了一个绿色、震撼、好玩的蔬菜高科技展馆,蔬菜贴画的游戏让孩子们认识了蔬菜,也了解了农业知识。
      用木格栅和植物元素设计自然生态的蔬菜超市,引入国外园艺超市设计理念,展示了围绕蔬菜主题的农产品交易场景,让孩子们打开眼见。展示介绍蔬菜种子保存、育苗等知识的科普讲堂,为游客提供园艺资材、鲜食蔬菜、黄花产品以及蔬菜种子售卖空间,并引入净菜加工设备,为游客提供合理搭配的蔬菜半成品产品,让城里的孩子尝到了田间的蔬菜,也引得家长纷纷解囊。
      回到小课堂,老师通过数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孩子们详细讲解农业离不开粮食,讲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也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谈一谈如何做到不浪费粮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堂小课,既是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家长的倡导,对社会大众的宣讲,每一粒粮食都是汗水的结晶,每一片蔬菜都是辛勤的成果,浪费不在远处,就在我们身边,只有从身边做起,从孩子做起,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才能永久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

    本报记者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0-01期

    • 第2020-09-30期

    • 第2020-09-29期

    • 第2020-09-28期

    • 第2020-09-27期

    • 第2020-09-26期

    • 第2020-09-25期

    • 第2020-09-24期

    • 第2020-09-23期

    • 第2020-09-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