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一辆满载着静乐县永安镇村生产的大米的车缓缓地驶向了省城太原。山西日报报业集团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胡钢、队员邱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日的奔波劳碌,终于有了结果。
9月4日,随着全省消费扶贫月活动的启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驻永安镇村刚三个多月的工作队迅速响应,积极行动。
初来乍到的驻村干部,对当地的工作局面还没有完全把握,在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驻村干部们开始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联系批发商,同时转发朋友圈、微信群帮助永安镇村销售大米。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驻村干部主动到邻村有经验的驻村工作队取经、参观、学习,扶贫干部变身“推销员”。
一次次的往返省城,一条条爱心销售信息刷遍微信群和朋友圈。
“邱刚哥好,给我买上十斤大米吧”。扶贫干部邱刚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人订货。
第一书记胡钢一个接着一个的电话打给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单位领导同事,为的就是能够多卖出一份大米。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山西日报传媒集团、人民摄影报社、山西市场导报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注入强劲动力,永安镇村的大米一次次送到了太原。
消费扶贫最大特点是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过程中。既传播了正能量,也温暖了贫困群众的心,把浓浓爱心化作绵绵春雨滋润了贫困群众的心田。在帮扶的过程中,扶贫工作队深刻地体会到:消费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加快消化库存实现农民增收脱贫的好办法,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带动地方发展的好途径。
做有责任的工作队,有温度的帮扶人。
扶贫工作,他们还在路上!
本报记者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