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上午,在静乐县体育中心,随着该县县委副书记宣文晓宣布启动仪式,“静乐2020年农民丰收节暨消费扶贫月活动”拉开序幕。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优美的舞蹈跳起来,动人的歌声唱起来,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晶莹的稻米、硕大的南瓜等绿色农产品,展示了秋收的硕果。文艺表演、宣传展板、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反映了静乐县脱贫攻坚以来乡村的产业发展和脱贫成果。
“我们段家寨乡参展了永安镇村的大米,闹林沟村的红皮土豆,岔上村的木耳、毛尖茶、地皮菜,还有部分村的小杂粮,这些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段家寨乡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参与此次活动,既是我们对脱贫攻坚以来具体成效的集中展示,又是深入落实消费扶贫政策的重要举措。”静乐县委常委、段家寨乡党委书记杨方说。
迎丰收,是乡间田野的喜笑颜开
静乐县段家寨乡永安镇村的秋收,像是一副浓墨重彩的油画,晕染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丰收,对辛苦一年的农民是最好的奖赏,喜悦凝结在每位农民朋友的心里。
看着春天的种子变成秋天的果实,村民巩广新心里乐开了花。“今年种了1亩土豆、1亩谷子、10亩玉米,看当前形势,收入要好于往年,比去年提高了20%多,真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巩广新一边掰玉米一边说,土豆已经刨完了,这10亩玉米光人工是干不完的,这不,现在正联系机械收割呢。
57岁的巩广新思想觉悟高,是村里的积极分子,见证了农业农村蓬勃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他也期盼着村民共同奔向小康之路。
这几天老党员巩俊君每天都在地里刨土豆,看着满地硕大的土豆,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同干活的爱人王引连说,每天天一亮就下地干活,晚上才收工,连午饭都在地里吃,刨完土豆紧接着就要掰玉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惧艰苦的奋斗,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不辞辛劳的奋斗,锄草施肥、翻土培土,春天播下的种子只有在农民辛勤劳作之后,才能变成秋天的果实。
庆丰收,是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土豆的收成咋样?玉米能收多少?除了自己吃的还卖不卖?每到一处,静乐县段家寨乡永安镇村驻村干部都坐在地头与农民聊天,详细了解今年的收成情况。
“只有脚踩泥土、身处一线,沉到老百姓的现实生活里、沉到最基层一线,才能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永安镇村驻村第一书记胡钢说。驻村队员邱刚经常帮着老百姓干活,他说,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对扶贫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风吹稻田千层涌,稻浪滚滚说丰年。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在段家寨乡永安镇村徐徐展开。丰收不仅是金黄喜人的稻田,还有农民辛勤耕耘后的收获满满,更是永安镇村党支部书记巩金龙脸上藏不住的笑意。
巩金龙说,永安镇村紧邻汾河,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良好的自然环境种植出了纯天然、无公害的大米。永安镇村种植水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使用的是传统的种植方式,从整地、插秧、施农家肥,到除草、收割,完全采用传统人工劳作完成,充分保证了大米的原生态品质。
喜丰收,是乡村振兴中的累累硕果
这段时间,作为山西日报报业集团驻静乐县的包村工作队队长,闫俊峰每天都要鼓励梁家村和永安镇村两个村的驻村队员,一定要发挥媒体人的资源优势,更好、更快、更多地把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出去,把农民一年辛辛苦苦的收成换成实实在在的收入。国庆前后,段家寨乡梁家村驻村队员阴豪、霍雪飞积极调动报业集团的新媒体粉丝资源,发动各自的社会关系,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甚至自家小区的物业群,帮助静乐县销售农副产品。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在静乐县驻村帮扶已10年整,我是第4任队长。在这场脱贫攻坚硬仗中,报业集团和静乐县始终心心相印、水乳交融,我们历任驻村干部和静乐县干部群众始终同甘共苦、亲如一家。因此,我们报业集团为静乐县做消费扶贫,是为自家人做事,任何时候都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搞形式,所有工作目标都只有一个——把静乐的好产品卖出去!”闫俊峰在“静乐2020年农民丰收节暨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代表全县各级驻村干部的这番发言,既阐述了驻村帮扶的工作理念,又道尽驻村干部的心声。
今年梁家村的土豆又丰收了,驻村工作队最近又在紧张筹划给村里卖土豆的事。“这几年在工作队帮助下,我们相继种植了藜麦、红花、红皮土豆等特色农作物。为了帮助村民增收,工作队去年通过消费扶贫,把村里的土豆、小杂粮卖到太原,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梁家村党支部书记马玉田说,“没有报业集团的大力帮扶,没有驻村工作队和我们一起苦干实干,就没有梁家村的今天,感谢报业集团,感谢驻村工作队!”
本报记者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