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交出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山西答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服务脱贫攻坚纪实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大同市云州区大坊城村村民白高山将自家的11亩土地流转给了大同宜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仅此一项就实现增收5500元,他高兴地说,“我现在不出门就能打工分红。”这只是该村黄花产业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谁能想到,当年全区有名的贫困村,如今靠种植黄花,不仅成功实现了全村脱贫,还成为大企业投资发展的热土。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都说,多亏了农发行的支持。
  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秉承家国情怀,坚持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倾力打造扶贫银行品牌形象,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交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山西答卷。
  制定精准脱贫计划,绘制扶贫攻坚作战图,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山西分部,率先在全省金融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扶贫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实现对全省全部贫困县的服务全覆盖;率先由省政府明确以农发行贷款支持全省扶贫项目,率先在全省金融系统与省扶贫办签署金融扶贫合作协议,率先与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扶贫办联合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农发行山西省分行新一届党委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连串的举措为全省脱贫攻坚注入了政策性金融活水。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头号工程“挪穷窝”。他们成为全省唯一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结算银行,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共为68个县提供70亿元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投放量、余额、份额均居全省金融系统第一。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累放相关贷款30亿元,服务搬迁贫困人口5万余人。
  聚焦产业扶贫治本之策“拔穷根”。他们先行先试、担当作为,蹚出了以风险补偿基金为核心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吕梁模式”,累计投放贷款13亿元,支持企业114户,带动红枣、沙棘、小米、核桃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650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量身打造融资方案,投放贷款2000万元支持大同市黄花生产加工,带动1300余人脱贫,助力黄花成为“致富花”“脱贫花”。积极支持贫困地区粮食收储,累放粮食收储贷款36亿元,保障贫困地区粮食安全;积极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扶持“沁州黄”小米等名优企业发展壮大。
  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扶贫“补短板”。他们发挥基础设施扶贫辐射贫困地区广、带动贫困人口多的优势,积极与交通厅、扶贫办、人居办等签订合作协议,累放扶贫基础设施贷款240多亿元,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强弱项”。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他们累计投放贷款27亿元,支持了以繁峙和临县贫困村提升工程、保德教育扶贫、运城五四一医院健康扶贫等为代表的一批专项扶贫项目,助力贫困群众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
  聚焦特色优势打造旅游扶贫“金品牌”。结合山西旅游大省实际,他们积极支持全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建设,累放贷款近20亿元,重点支持了忻州秀容古城、五台山、晋城王莽岭、太行一号公路、沿黄旅游公路等旅游扶贫项目,在2019年全省第五次旅游发展大会上作为全省唯一金融机构发言,交流经验。同时,积极支持光伏扶贫、网络扶贫、消费扶贫,多渠道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记者了解到,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农发行山西省分行五年累计投放扶贫贷款超过400亿元,目前余额200多亿元,占到全省金融扶贫贷款余额近1/4,为山西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扶贫的引领带动下,农发行山西省分行贷款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了高质量服务脱贫攻坚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双丰收”。

本报记者王龙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0-20期

  • 第2020-10-19期

  • 第2020-10-18期

  • 第2020-10-17期

  • 第2020-10-16期

  • 第2020-10-15期

  • 第2020-10-14期

  • 第2020-10-13期

  • 第2020-10-12期

  • 第2020-10-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