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市县新闻

崔有全:抓住“鸡”遇走上致富路

  天刚蒙蒙亮,62岁的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永红村村民崔有全就在自家的鸡笼子里忙碌起来,拌料、兑水、准备鸡食、清理鸡笼、捡拾鸡蛋……
  近几年,崔有全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永不言败的决心,养殖五黑绿壳蛋鸡,不仅让家里顺利脱了贫,同时也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在此之前,崔有全一家有五口人,全家收入来源主要是靠他种十来亩地和外出务工,家里孩子多,他自己本身也有残疾,不能干重活,一年下来入不敷出。
  崔有全回忆:“当时生活实在是太困难了,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面对生活的压力,崔有全很是发愁,夜不能寐,日夜盘算着怎样才能摆脱困境。
  2018年,永红村村支两委和村帮扶单位离石区人民医院,从四川绵阳为贫困户免费引进五黑绿壳蛋鸡,并给每户分了50只小鸡仔,帮扶单位离石区人民医院不仅给贫困户赠送了鸡笼、鸡网等,还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
  据了解,这种鸡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而且产蛋率极高,在村两委与区人民医院的帮扶下,崔有全正式开启了特色鸡的养殖。
  “大家这么帮扶我,我自己更应该努力,苦点、累点我不怕,我不仅要光荣地退出贫困户,还要走上致富路。”崔有全说。
  但是养鸡的路子也没有那么顺利,谈到最开始喂养鸡的时候,崔有全回忆说,每天除了投喂玉米、麸皮等食物,还需要喂食白菜、胡萝卜、野菜等,让鸡的营养均衡。某一天,崔有全突然发现有几只鸡身上有不同程度的掉毛现象,过了几天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让他慌了神,一开始他推测,以为是黄鼠狼抓的,经过几次蹲点观察后发现原来是这些鸡在互啄,这才让他松了一口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支两委和离石区人民医院下乡工作队请来了农业局的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崔有全改变了喂食方式,掉毛的现象才好了很多。从出生两三天的鸡苗到成长为能下蛋的鸡,每一次喂食、每一次清扫、每一次陪伴,使一千两百多公里的距离变得亲密无间,远方的“客人”与崔有全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如今,崔有全和他老伴养了50多只鸡,一天能收20多颗鸡蛋,除此之外,他还到归化村参加实景剧演出,一年收入3000多元,加上闲时种地,老两口能收入2万多元。
  看着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崔有全也自信、开朗、乐观起来了。
  “我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是我觉得我还可以劳动,可以干一番事业,证明自己的价值,就算是残疾人我也能脱贫致富,让人瞧得起自己。”崔有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扶贫好政策和自身努力下,他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不断地奋斗,终于改变了全家贫困的窘境,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本报记者李全明 通讯员王晶晶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0-25期

  • 第2020-10-24期

  • 第2020-10-23期

  • 第2020-10-22期

  • 第2020-10-21期

  • 第2020-10-20期

  • 第2020-10-19期

  • 第2020-10-18期

  • 第2020-10-17期

  • 第2020-10-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