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我省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北部最低温度达到-11℃,南部由最高25℃降至6℃。在最北端的大同市,今年新改的13438户“煤改电”用户已于10月1日采暖季当天如期用上电热设备;在最南端的运城市,电网员工正迎风斗寒加班加点忘我奋战,确保11月15日采暖季开始前完成全部“煤改电”任务。
“煤改电”是落实国家大气环境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开展以来,省电力公司满腔热情地做好各项工作,竭尽全力守护碧水蓝天,用真情和汗水呵护群众冷暖,书写了国家电网人的责任与担当。
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今年的‘煤改电’户数最多,超过过去任何一年,各单位要集中全力打好攻坚战,确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务,给政府工作和群众生活以最大力度的支持。”近3个月来,在相关会议和各种场合,省电力公司领导都会一遍遍地这样强调。
2016年—2019年采暖季,省电力公司4年累计投资34.4亿元,完成“煤改电”40.03万户,完成采暖电量18.92亿千瓦时,相当于在能源终端消费环节替代散煤消耗106.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8.8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粉尘约60.12万吨,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和电力获得指数。2020年,省电力公司共接到全省11市安排的“煤改电”任务312658户,占过去4年来总改造量的78.1%,占5年来总改造量71.3万户的43.8%,为历年最多。
“电网企业对‘煤改电’工作最大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电价优惠和改造投资方面,煤改电用户越多,电网企业的电费损失就越大,投入也越多。粗略估算,2016年—2019年采暖季,省电力公司累计在煤改电方面平均每千瓦时电量减少电费收入0.19元,总计约3.595亿元。”我省相关部门人员表示,“2020年改造完成后,贴补的电费会进一步增大。”
数字显示,2020年,除朔州市外,省电力公司所属其他10个供电公司“煤改电”户数分别比去年有明显增加。“‘煤改电’关系到环境治理和群众生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省电力公司作为责任央企不管时间多紧、压力多大,都要从大局出发,为群众着想,坚决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省电力公司主要负责人刘宏新说。
实施方案越来越细
为了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省电力公司从实施方案抓起,力求措施制订得越来越细,为节省投资、加快进度、保证安全和工期打下坚实基础。
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卢永平表示,“煤改电”投资大且收效微,如何在保证社会效益前提下尽可能节省企业投资是应该认真考虑的事情。每年保证施工工期是一个大问题,今年我们要求各单位尽量采取新办法、新措施,把工作往前赶,为项目推进争取更多时间。
运城供电公司围绕效率效益,做到差异规划、精准投资。他们提出“优先直接或零散接入到网架强、容量足的地区,优先将资金投入到亟待改造的区域”两个原则,并且照此严格执行,使今年每户投资同比减少3760元。围绕安全、质量、进度,统筹资源、有序推进。对全年配网检修、技改、新建等工程优先安排在上半年,采取供应商寄存方式提前做好物资储备,使工程较去年提前45天开工。针对全省南北气候差异明显、省发改委提出的以八九月份用电量作为煤改电基础电量电价政策与当地情况明显不符的实际,他们进行了大量走访,分析历史数据,最终会同运城市发改委向上反映并征得同意,取得了以4—6月份用电量作为煤改电基础电量的电价政策,由此使单表计量的煤改电用户采暖季基础电量平均每户每月可少计约55千瓦时,让煤改电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长治供电公司2020年煤改电工作共计投资2.09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13.39千米,配变669台,低压线路431.26千米,接户线440.95千米。为确保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他们根据工程量大小对施工分包单位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保证施工力量最大化利用。采用双周例会制召开推进会,每周通报工程实施进度,进入10月份后采用日报形式进行通报,对进度落后里程碑计划的县区公司及施工单位进行约谈,督促施工进度。积极开展带电作业160余次,破解工程实施过程中变台接火停电困难问题,保证工期不受影响。
阳泉供电公司精准供应工程物资,对施工所需的5313根电杆、135.52千米10千伏线路、206.39千米低压线路、239台配变和9131只表箱编制了建设物资明细表,按照两周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开展物资供应,做到施工现场同物资供应的精准匹配。对未及时到货物料,与厂家沟通,约定到货时间,必要时驻厂催货。
“方案的具体细化,为安全经济高效推进煤改电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在精准投资方面成效更为显著。根据测算,2020年全省煤改电户均投资3869.7元,仅为过去4年户均投资的45.03%。”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市场处长武志宏说。
改造效果越来越好
尽管2020年—2021年度我省采暖季还未完全到来,但由于省电力公司几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式方法,群众对“煤改电”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评价越来越高,煤改电工作正显现出越来越好的效果。
“煤改电”让村容村貌发生根本变化。长治市壶关县集店乡三家村村主任王孝忠说:“2019年,三家村476户村民全部完成‘煤改电’后,村民们不再烧煤取暖,每家每天的生活垃圾由三四桶锐减到不到半桶,村子里几乎看不到垃圾清运车散落的炉渣,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人们的精气神仿佛也变了样,更加注重环保与健康了。在这种情况下,村委会决定将原来的垃圾清运员工资由过去的每月4000元调低至2000元。今年,村委会号召大家签订《停煤停火和不放烟花爆竹承诺书》,不到48小时就全部完成。”
“煤改电”让村民看到了国家电网人的专业负责精神。刚刚完成改造的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东山村村民牛广英说:“改造期间,泽州供电公司负责人袁军多次来到现场检查,让我们对供电公司工作提意见。他不但对自己人要求严格,而且对安装电暖设备的厂家人员也检查到位,看他们的电线是否达标,穿墙线路是否套有PVC管,切实帮助我们把好安全关。”
“煤改电”让群众感受到国家电网人的浓浓爱心。运城市盐湖区汤里村今年完成“煤改电”1027户。起初,部分房屋居住面积较大群众因对现行国家电价政策缺乏了解,遂对这项工作提出质疑,运城供电公司景瑞、樊晓军,运城开发区供电公司郝洋等人就耐心去做解释,直至消除误会。村民们感激地说:“看着他们每天加班加点辛苦工作,还帮我们参谋推荐能效比高的空气能和热风机设备,真不该说三道四给他们添乱,真应该好好地感谢他们才对!”
守护蓝天,送去温暖,省电力公司用心开展的煤改电工作正如一股暖流,温暖着用户,温暖着民心。
本报记者张剑雯 通讯员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