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大同市云冈区要庄村凤江农民合作社的500多亩土地,经过辛勤的耕耘,迎来了丰硕的收获。
伴随着农机车的轰隆声,一个个土豆从土里翻滚而出,除蔓、翻土、捡拾、装车……田野一片繁忙景象。
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谁能想到承包者几年前还是一问三不知的“种地小白”。2014年,做批发零售的个体户黄凤江第一次接触种植业,承包了300多亩土地。“那个时候水、电、路什么都没有,还是区里帮忙打井通电才能正常运作起来。”黄凤江感慨地说。“以前没种过地,什么都不懂,第一年种玉米不挣钱,第二年改种甜椒全赔了,后来又开始种胡萝卜、土豆,慢慢有了起色,想着再坚持坚持,总能看到收获。”
“我们的胡萝卜去年拿到了绿色食品认证,绝对的健康蔬菜放心吃!”凤江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黄凤江拿着地里现拔的胡萝卜乐呵呵地说。据了解,合作社目前种植的作物主要有胡萝卜、土豆、甘蓝、白菜……为了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黄凤江每年都会去山东、河北等地学习,再根据实际情况改良技术,购置了播种起垄机、田间管理机、桔梗还田机、无人机等30多种现代化农业设备。
“农忙的时候,每天都要40多个人收菜,要连着干半个多月,基本上每个人能挣2000多块钱,现在正是秋收的时候,地里干活的都是周边村的村民。”黄凤江说。合作社既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机会,也解决了自身用工问题,一举两得互惠互利。
目前,云冈区凤江农民合作社500多亩连片蔬菜地种植胡萝卜270余亩,每亩产量达13000斤;种植甘蓝、白菜各100余亩,每亩产量均接近10000斤;种植土豆50余亩,产量达6000斤。中秋节期间,正在采摘的胡萝卜、土豆也端上了大同市人民的餐桌。此外,各类蔬菜还远销山东、河南、广州等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丰收的喜悦来自于丰收的果实,丰收的果实来自于汗滴田土的辛勤与付出。举目四野,满眼丰收。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提起种地侃侃而谈、熟练操作各种农具机器,56岁的黄凤江用坚持种出了一片丰收。
本报记者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