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省城很多地方已经送上了暖气,抓紧时间清洗暖气管道是不少人的选择。记者也凑个热闹,决定清洗一下自家三年没有清洗过的地暖管道。
联系的师傅叫刘瑞峰,约好10月27日下午七点给我家清洗。师傅到了后一看,原来是三个年轻人。他们都是临县白文镇郝家坡村人,都是32岁,六个伙伴一起在太原干暖气相关业务。刘瑞峰口才好,普通话说得也好,负责外联;张杰和郝海龙主要负责拆卸安装。张杰熟练地拆卸分水器时,记者看到其中有个工具的造型很独特,一问才知道是他们自己做的专用工具,拆卸安装地暖十分顺手。张杰自豪地说,“这年头,农民工也要有技术,没有点手艺都活不下去。”小张的岳父是个木匠,已经60多岁了,在临县老家每月还能挣6000多元。他要比岳父做得更好,干活时用心琢磨,不但又快又好,大家还自制工具,提高效率。
边说边干,很快,黑色的暖气管露了出来。郝海龙拉过来脉冲清洗机,接到出水口,脉冲冲击波伴随着嗡嗡声,急速冲刷出来的黑泥汤喷进了马桶。冲洗完一路管道后,刘瑞峰拿出一把白色的海绵子弹,塞一粒进了管道,再次冲涮,管道更白了——原来管子是乳白色的。冲出来的海绵子弹已经成了黑泥弹。刘瑞峰笑着说,我们洗完后,你家三到五年不用再清洗管道。
记者聊天了解到,他们在太原主要做地暖铺装、清洗、维修业务,活儿多量大时六个人一起做,人手不够再临时找人,活儿少时就分为两三组做,目前一天能清洗四五家。清洗地暖是按一路100元收费,一般三室两厅是五路,房子大些的就更多了。他们在村里一群发小有二十七八个人,大部分都出来了,有的开饭店,有的卖烟酒,有的开出租车,刘瑞峰等六人做暖气生意。刚起步也很难,给人当小工,一步一步跟着学,勤琢磨,多交流。后来决定自己组团干,靠着手艺好和诚信,客户的口口相传走到了今天。刘瑞峰说,“没有手艺和技术,只能在劳务市场站马路。我们自己集资买了不少机械设备,学习设备用法。为了提高清洗水平,亲朋好友家的暖气全洗遍了,这才出来揽活。有的业主自己就是做暖气设备的内行,我们上门人家一看拿着热熔机、清洗机等设备,直接说要是你们设备不到位,就不让你们干了。”
几年的暖气相关业务做下来,他们也积累了一定业务关系。郝海龙和刘瑞峰告诉记者,“我们准备开个以铺装地暖业务为主的公司,这几年活儿越来越多,缺人手,成立公司就正规了,接业务、招工人都方便,也能给客户更强的信任感。”
张杰则笑着说,“现在是靠脖子以上挣钱的时代,农民工也要有技术。”
确实如此,不仅仅是有技术,他们营销自己也很有一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拍照,客户的现场表态都及时发朋友圈。从口口相传到圈圈推送,业务多到忙不过来。从不依靠劳务市场到准备自己开公司,六个小伙子用头脑、用手艺、用诚信走出了新的农民工之路。
本报首席记者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