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在“守护健康、合理用药”主题宣传活动现场,专业人士表示——

患者莫图省事自己看病开药

  • 活动现场,医生义诊的同时,也为群众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本报首席记者崔晓农摄

  •   以前生病了,人们一般都是去医院找医生或者找亲朋好友里的医生问问。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各种各样小程序、APP和求医问药类的网站推出,自己给自己看病、自己开药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现实问题。
      11月5日上午,在“守护健康、合理用药”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参加活动的市民都有自己开药的经历。
      在仁和大药房的宣传展位上,一位女士对省药监局推出的系列安全用药宣传手册爱不释手,拿了好几套。“我要给家人和同事们分发一下,翻了翻真的很实用。刚才和王医生交流了交流,还后怕呢。自己照着手机买药确实是太大意了。”曾是军医的王迎新转业后到了地方医院,退休后在长风商务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余热。她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居民自行配药,一有点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特别是有孩子的家长,一看孩子流鼻涕打喷嚏嗓子哑,感冒的、退烧的好几种药一起用,对抗生素更是要求用头孢类,这种理念完全是错误的。孩子有点反应是自身机体的正常反应,滥用药、不合理用药危害更大。
      参与活动的市民们非常认可王医生的话。王迎新说:“药品要安全合理用。有的慢性病患者觉得自己久病成医,血压血糖控制不好就自行加药,我的病人里就有一天吃10片降压药的,非常危险。”
      在北京同仁堂的宣传展位上,中医侯承光比较忙。刚给一位男士望闻问切开药后,排队等着的一位女士赶紧抢坐到凳子上,直接把胳膊放在脉枕上。侯医生针对她的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她并不是需要开什么补品和中药,而是需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改变生活方式。说起合理用药和自己看病,侯医生很无奈:“很多人举着手机、放着抖音就让我们照着抓药。还有的人拿着手机上的药方要求开药。这些都不对。每个人体质不同,生病原因不同,对别人有效不一定对你有效。”
      王迎新和侯承光都表示,现在自己看病自己抓药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是个普通的伤风感冒还好,就怕小病拖成大病。而且因为药店都有执业药师把控药方,不合适的药品不卖,有的人就采取好几家药店分开买药的方法自己凑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看来,合理用药确实需要大力宣传。省药监局副局长李庭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们在工作中也发现群众目前最缺乏合理用药理念,觉得用贵药用好药才是看病,而且手机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省药监局要求全省每个药店都要有执业药师审核药方,尤其是对自己开药的群众拿的药方更要仔细询问、审核,努力防止出现不合理用药、危险用药的情况。
      现场的专家大夫都建议大家,轻度不舒服还是要去社区卫生中心服务站或者医院看看,再根据医嘱用药,不能为了省事儿,自己看病开药。

    本报首席记者崔晓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05期

    • 第2020-11-04期

    • 第2020-11-03期

    • 第2020-11-02期

    • 第2020-11-01期

    • 第2020-10-31期

    • 第2020-10-30期

    • 第2020-10-29期

    • 第2020-10-28期

    • 第2020-10-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