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弘扬企业家精神】在能源创新大路上加速“奔跑”

——对话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正通

  • 王正通正在向记者介绍他们打造的智慧能源产业创新领跑基地情况。本报记者王蕾摄

  •   在能源大省山西,如何做到让能源供给数字化、能源消费更合理?记者近日走访了“致力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创新型能源企业”——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与该公司董事长王正通进行了对话。

    红利破局,铭记企业家精神核心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是一位80后,您是怎么想到投身能源行业的?可否也一起介绍下您的从业经历?
      王正通:我是学传感器专业出身,2009年毕业后,在北京从事芯片行业,2012年去广东,从事电网信息物联化工作。2017年辞职回乡创业,借着山西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电改试点省份的东风,我们团队在电改和数字能源创新服务道路上不断探索。通过打造综合能源试点典范、建立供给侧和需求侧用能纽带,培养用户智慧化用能等能源多元化的利用方式,让能源供给更加低碳、节能,让能源消费更加合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现在您的公司在行业里可谓是风生水起,请谈谈您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王正通:不敢说风生水起,只是一直在能源革命的路上坚持创新,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只有秉承企业家精神,才能不断创新,坚持不懈地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变化”。通过创新,推动能源行业的变革,引领发展,使企业处于相对优势的环境中,做能源行业的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
      经济活力来自于企业,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就是颠覆现状,推陈出新,只有充分发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在时代进程中再立新功。我觉得企业创新主要有两类:一个是技术创新,包括核心技术、材料创新、装备创新和工艺创新等;一个是模式创新,比如业态创新、商业重构之类,只有这些创新都融合了,一家真正的创新企业才能变得伟大、杰出。

    立足创新,投身能源互联网行业

      记者:您的回乡能源创新之路是如何发展的呢?
      王正通:2012年在佛山搭建了中国第一个云制造平台——“中国在线制造”,即国内最早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15年,基于国家电力需求侧佛山试点基础,搭建国内最早期能源互联网平台。回乡起初就是希望把这些平台和服务经验能带回来为家乡政府企业深度服务。创业以后我发现,我省经济结构一煤独大,很多企业发展模型都是跟着资源走,起初走的还是比较缓慢的。这两年我省整个营商环境基于三个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2019年国家赋予了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其次,我省国资国企改革中,重塑型改革、市场化重组、专业化运营带来很多内生机会;最后,当前我省为新兴战略产业和六新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在这个大背景下,经过几年的团队夯实,这两年业务有了快速的发展。
      记者:请问能源互联网的定义是什么?你们的业务方向都是与能源互联网挂钩的吗?
      王正通:能源互联网说起来比较抽象,可理解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等,将大量分布式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的网络。能源互联网实施最终将实现四个“聚合”,一是不同能源供给方式的聚合,二是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的聚合,三是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聚合,四是能源流与信息流的聚合。
      回来以后,我们开展能源互联的方法是引入外脑、练好内功、勇于实践。我们与清华、华电、太理工、中北、山大等院校展开合作,依托我们集团旗下能源研究院的智力支撑,自身技术中心团队的开发实施,每一步都在创新实践。深度实践参与了我省第一家园区售电公司、第一个增量配网公司、第一个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的发起和经营,几个创新能源互联网项目的创新探索。在实践中做智慧型产业经济的深度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以智慧能源标准为基础,以推动智慧能源产业发展为目标,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为主线,组织研发智慧能源共性兼配个性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开展成果转化及试点示范,并联合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智慧能源技术在我省的应用推广。

    先行先试,助力我省能源变革

      记者:创新对你们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创新带来了哪些效果呢?
      王正通:为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14个标志性、引领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重大战略部署,完成省能源局组织的战略新兴产业专场电力交易,祥睿公司旗下售电平台积极参与,组织落实零价差传导政策,为综改区战兴电力用户享受新型产业交易政策红利保价护航。祥睿公司与太原龙投集团旗下充电场站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车消纳新能源弃风、弃光电力的响应机制,从源端到用端实现一站式绿电交易,确保山西低价格新能源弃风、弃光电力红利传导至广大新能源车主,并联合太原理工省智能电网工程研究中心打造风光荷储一体化创新试点。
      祥睿公司与平安银行合作在阳泉郊区建设省内首个基于IPV6的工业全域数据驾驶舱,将企业的用能数据、社保数据、环保数据、税收数据等作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分析,将企业实际运行状态和需求展现给政府,搭建政企桥梁,为政府、为企业、为金融机构精准服务提供非常全面的工业数据,已经应用于电力、冶金、耐火、机械等行业。目前,平台接入已超过两百家企业,帮助企业深挖能源数据价值,提升能源生产及利用效率;帮助政府更好地服务企业;金融机构通过能源为主的数据分析,给企业增信贷款,达到多赢。
      在长治高新区将区块链技术融合到传统贸易里,改善传统煤炭贸易的高“壁垒”。过去,由于这个“壁垒”的存在,交易不透明,银行无法进入到贸易过程中去,一直以来都是靠民间资本在支撑。我们运用区块链的理念与技术,提高贸易联盟链条各单位之间的信任度。因为信任度提升,金融机构得到这些数据就可以进行评估并且愿意进入行业。经测算,能源贸易相关方上链后融资成本可由原来的30%降至12%。这就让整个贸易过程提质增效、减轻最终端客户的负担。
      2019年10月,经我公司努力和政府支持下,盐湖“两镇四村”尝试“互联网+”运营商模式的落地试点,经过一个采暖季的线上线下运营逐步形成了“互联网+”清洁供暖运营商新模式,于2020年4月顺利通过验收,并在5月全省清洁能源推进会中,作为现场观摩点,开启了民生能源互联网新模式。该模式目前在运城全市进行了推广。下一步,我们重点在运城芮城、盐湖等区域,进一步升级“互联网+运营商”清洁供暖模式,同时将当地弃风弃光的电利用到供暖项目里,从而降低供暖成本。
      记者:贵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怎样的?
      王正通:我们站在两个风口:数字经济黄金十年的风口和国家赋予山西综合能源革命改革试点的风口。有了这几年几个能源数字化探索的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山西最应该深挖的数字经济就是能源行业,我们将坚定地把智慧能源创新走下去。战略定在充分利用我省的传统能源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依托物联网、AI、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深度参与智慧能源和综合能源服务领域,以数字驱动引领行业变革,以服务助推行业降本增效,打造能源数字化与能源聚合服务新基建“独角兽”。
      在山西转型综改区支持下,我们的山西智慧能源产业基地已经在建了,山西智慧能源产业园将打造能源服务创新基地、节能装备产业基地、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基地、数字能源数据模式创新基地。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背靠山西强大传统能源背景,通过数字化,助力传统能源产业提升,衷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团结更多的数字能源创新力量,打造山西智慧能源百亿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王龙飞 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07期

    • 第2020-11-06期

    • 第2020-11-05期

    • 第2020-11-04期

    • 第2020-11-03期

    • 第2020-11-02期

    • 第2020-11-01期

    • 第2020-10-31期

    • 第2020-10-30期

    • 第2020-10-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