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处于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如何应对竞争和挑战,如何在竞争中拥有自己的受众群体,节目创新创优至关重要。怎样做好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创新与创优,只有以质量立台、以精品强台,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笔者想结合自己在县级台工作二十多年的感受,结合我台在创新创优上的一些基本做法,谈谈自己的见解,同大家商榷。
一、树立精品意识是前提
作为基层电视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县级台生存的危机,才能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只有充分认识到节目创新创优的重要性,工作才能增强内生动力。因此县级台应十分重视员工的精品意识教育和精品意识的培养。精品意识的培养要融入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首先要重视借鉴他人的创新经验。县级台经常向上级台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站在电视节目发展的最前沿,可以帮助我们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创新”不失为地方电视台节目创新中一条好的途径。地方台可通过组织收看上级台的节目,观摩分析历年来各级获奖作品,关注上级台的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在节目创优过程中学习其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从模仿借鉴到融会贯通,真正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其次,要教育员工养成创新创优的良好习惯。从策划撰稿到摄录采编,从后期配音到制作包装,提倡人人讲质量,个个想创新,把质量和精品意识贯穿于节目创作的各个环节,确保电视作品的整体质量。再次要注重节目的前期策划。遇到选题必须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谋划,角度选择新颖,切入点有创意,内容新鲜,手法生动活泼,同样的新闻事件,不同的报道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取得不同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策划到位了,节目就会有亮点,就会受到观众的喜爱、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褒奖。
二、建立创新创优机制是保障
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和经济杠杆,增强全体节目采编制作人员节目创新创优意识和精品意识,使日常节目创新创优、全员关心创新创优形成风气。在工作中,首先要制定节目创新创优实施方案,通过编前会报选题,节目月评划档次,季度创优竞赛等形式加大创优力度,扩大创优范围。月度评比,按照A、B、C档标准,对作品进行评定,结果纳入月度考核指标。制片主任、制片人按照作品质量优劣和参与者的工作量大小合计报酬。局里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当月优秀栏目、优秀责编、撰稿、播音等进行奖励,对项目完成较差或报道失误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及时公布奖励结果和节目质量分析报告。季度节目创优竞赛量化指标,要求所有栏目组员和新闻记者必须有自己本季度的好作品参赛。优秀作品选拔必须突出新闻价值和表现形式,必须有创意、有新意、有亮点的作品才能入围。竞赛产生的优秀作品列为上级参赛作品候选之列。
健全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是创优节目的一项有效制度。为了调动宣传人员的创优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局里出台了创优奖励政策,根据在上级台的获奖情况,每次奖项公布后,均按照国家、省、市各级获奖标准分别奖励兑现,让获奖人员政治上有待遇,经济上得实惠,真正达到使干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
三、突出地方特色是核心
抓节目创新创优和精品生产工程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宏观抓选题,微观见特色。创新创优节目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必须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又有我们地方鲜明的地域特色。地方台受地域限制创优题材少是劣势,但能挖掘地方特色,形成独家占有,以小见大就是优势,选题时把视野放大,从平凡的事件中发现典型的意义,从典型的事件中把握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主题,突破惯性思维和封闭性思维,建立创优、创新的开放性思维。我台根据节目特色和定位,在板块节目中尝试着开辟小栏目,吸引观众。这样不仅解决了节目源不足的问题,而且丰富了节目内容,使节目做到了常变常新。
四、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重视创新创优就会对员工提要求,对工作提供物资经费保障。我台领导为了支持创优工作,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凡因宣传工作需要,购置人员培训、节目包装所需的书籍音像资料开支,局长全额签支报销,从不含糊;凡重大题材、好题材作品拍摄,一律采取“车辆使用优先、设备使用优先、人员配备优先”的办法给予扶持,尽可能地为节目创优提供便利条件。为推进创优工作的开展,让宣传人员增强节目创优意识,局里配备了一名股级干部主抓此项工作,并明文规定:凡当年在本台以上部门没有任何获奖作品者,不能参与相应的职称评定。局领导要求同志们做到,栏目要常变常新与时俱进。遇到重大题材、好题材作品,台领导组织精兵强将精心策划。从确定主题、报道方式、分层次运作到后期包装全盘考虑,周密部署,力求打造精品。
总之,节目的创新创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县级电视台都应增强创优意识,扶持精品栏目,打造精品节目,突出地方特色,才能占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服务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作者:芮城县融媒体中心 牛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