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天保工程掠影

  • 中德合作项目之森林抚育。子英摄

  •   “十年来,林局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4.0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了1.51万亩,活立木蓄积增加了171.6万平方米。”11月2日,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副局长张志权手指着层林尽染、满目斑斓的人工林说道。
      中条山林局是省直九大林区之一,管辖范围涉及临汾、运城、晋城,辖区内林地已全部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管护面积414.31万亩。

    强化责任,巩固资源保护成效

      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起,该林局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不断探索森林资源管护模式,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提升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质量。
      目前,全局443个管护责任区,均配备有1名专职管护员,共建80座管护站,保证了每个责任区、每个管护站都有护林员长期值守;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中条林局森林资源管护管理办法》《中条林局森林资源管理检查验收办法》《中条林局GPS巡检系统管理办法》等21项制度办法,为取得森林资源管护成效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林业案件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偷砍乱伐树木事件逐年减少,乱占林地现象有效遏制,森林火险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监控。

    造封并举,提升林区生态质量

      “十年共计完成封山育林计划任务32.6万亩,人工造林计划任务43.2万亩,林区生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种类及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中条山林局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该局近年遵循“针中补阔、阔中补针、针阔并举、以阔为主、乡土优先、促进混交”的营造理念,坚持“能经济树种不生态树种、能乔木树种不灌木树种、能乡土树种不外来树种、能硬阔树种不软阔树种”的原则,大力推广营造针阔混交造林、阔叶混交造林、经济林;严格落实“提前整地、精心栽植、苗木一致、排列整齐、直观效果”的要求,明确标准,细化措施,严把苗木、整地、栽植、抚育关,强化过程管理。数据显示,辖区内混交造林比例达到90%以上,白蜡、辽东栎、文冠果等10余种优良乡土阔叶树造林比例达到60%以上。

    科技引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天保工程实施期间,该局先后三次对GPS巡检系统进行提档升级,并在重点区域配备、安装了红外监控系统。同时探索实践了布设固定监测点,监测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的巡护方式,逐步构建起森林资源立体管控网络体系及森林资源巡护与监测为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
      今年,该局正实施两个中德合作项目。一个是与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合作的“中德合作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项目,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落实森林经营活动,建立森林经营示范区,培养一批森林经营管理人才,提升项目区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另一个是与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合作的“山西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示范林场建设”项目,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编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等,努力蹚出现代化国有林区建设新路径,全力打造美丽生态宜居新家园贡献中条智慧,谱写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本报记者欧志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11期

    • 第2020-11-10期

    • 第2020-11-09期

    • 第2020-11-08期

    • 第2020-11-07期

    • 第2020-11-06期

    • 第2020-11-05期

    • 第2020-11-04期

    • 第2020-11-03期

    • 第2020-11-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