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浑源县禀赋优越的资源环境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乡村旅游发展良好。尤其是随着境内大涞公路纵穿南北,朔蔚公路横贯东西,荣乌、同源、广源、王城4条高速公路形成境内高速交通网,3小时交通圈范围内能够辐射北京、石家庄、保定等京津冀核心城市,便捷的交通设施体系为浑源县文旅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乡村游、体验游、品质游,全域旅游在浑源亮点纷呈。
资源优势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浑源县广大乡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森林公园、河流水客、特色乡村、自然保护区等,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除了生态自然资源外,浑源县拥有国家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恒山景区包括六个片区,含十三个功能各异、景色纷呈的子景区,规模宏大。古遗址遗迹众多,古瓷窑、界庄、刘官庄等遗址文化底蕴深厚。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有茂源牧场休闲度假区、吴城村仁用杏有限公司、天赐山庄等3处。省级旅游点有恒山神溪水乡、双乳山旅游开发公司、民俗村东圪坨铺3处,中国传统村落1处——神溪村。
目前,乡村观光的湖区水库有恒山水库、姜家沟水库、神溪水库、王千庄水库,以及浑河湿地;人类文化活动遗址有古瓷窑遗址、界庄磁窑遗址、刘官庄遗址、李峪青铜器遗址、凤凰山废弃老厂房、崞县古城遗址、王庄堡古镇、东圪坨原始古窑洞;乡村生态园有神农农业园、春润生态园、政通庄园;大型的民间节庆有恒山庙会、神溪庙会、王庄堡庙会、五峰山庙会、云峰寺庙会等,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游客的乡村文化旅游体验度。
科学规划引领文旅产业全面振兴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自2016年10月浑源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编制完成了《浑源县全域旅游规划》,加快实现地区旅游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县域旅游经济跨越提升。
2017年,浑源县着力创建浑源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重点搭建“景区旅游、休闲康养、产业聚集”为支撑的“一山两河一园”“121”结构。重点打造四大板块,实现浑源县生态文化旅游的提档升级。发展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和生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养生野游等产业项目,开辟精品旅游线路,把浑源生态文化旅游打造成为文化生态有亮点,从而也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
提档升级助推乡村旅游品牌创建
近年来,浑源县乡村旅游景点质量不断提升,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光旅游。
“走在山西首条怀古体验式旅游街区,听说已经投资1.3亿元,这里餐饮购物服务设施齐全,恒麓书院初具规模,感觉到了一种穿越,以后还会带着朋友来此旅游。”今年国庆节,来自石家庄的游客王先生说。
依托当地资源,浑源吴城打造万亩杏林基地,形成规模种植、生产加工、品牌经营的一体化格局,并利用废弃窑洞精心打造了集休闲、住宿、餐饮为一体的乡村客栈,着力实现“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
驼峰乡高窑村民俗文化风情浓郁,特别是历年元宵节举办的“黄花灯会”,是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活动;田村自然生态良好,水库面积达20万平方米,目前种植了大片沙枣树、紫穗槐等。两个村位置比邻,联袂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
下一步,浑源县全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基本要素,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浑源文化旅游大展示、大推介、大招商,稳步推进乡村旅游景点和品牌开发创建,加快全季旅游在浑源全域展现精彩。
本报记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