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休闲空间

讲好山西故事,打造“游山西•读历史”品牌

——全省多举措促进导游提升工程综述

  • 山西省第二届金牌导游大赛颁奖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栗美霞摄

  •   

    编者按:
      “导游员作为旅游业中与游客联系最紧密的关键一环,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人,也是展示山西旅游服务和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名片。目前,全省正全力打造‘游山西·读历史’品牌,山西丰富深厚的历史要通过导游的讲解变得鲜活生动,悠久灿烂的文化需要通过导游的传播不断扩大影响,全省文旅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优化、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需要通过导游的努力来体现。”11月6日下午,在洪洞县举行的全省导游工作座谈会上,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谈到导游在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说。
      座谈会上,我省各市文旅部门、旅游院校、导游、旅行社和景区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如何让全省导游队伍更好地担负起讲好山西故事,助力“游山西·读历史”品牌打造,就全省导游工作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一支能代表山西形象的导游队伍

      “导游是旅游活动中与游客接触最多的人员,更是旅游体验好坏的重要环节。”在全省导游工作座谈会上,山西省第二届金牌导游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海涛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王海涛已有10年导游从业生涯,他说,山西历史底蕴深厚,游山西就是读历史,而导游就是历史的解读者、游客的引领者、文化的传播者。导游服务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游客对山西人的印象,导游员素质的高低,更决定了游客对山西的整体感受,甚至关系到山西旅游在全国的口碑。
      他认为,要建立一支真正能代表山西旅游形象的导游队伍,最关键的是在提升我省导游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导游的职业荣誉感。只有找到了职业自信,才能将这份职业当作是事业。
      本次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靳胜,是一个有着15年从业经历的导游。座谈会上,靳胜还向大家介绍了他们旅行社“大巴服务航空化”的做法:在旅游大巴上专门配备了脚踏凳,方便客人上下车使用;准备大号水壶和小点心,在旅途中为客人提供茶饮;随身携带旅游管家包,提供客人所需的各种应急物品等。
      在靳胜带团的讲解过程中,为了有更好的代入感,他融入了特有的评书和单口相声形式,使游客对讲解内容更加喜闻乐见,也更深刻体会山西这方热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想达到最好的讲解效果,就必须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做最好的导游,才能在工作中真正讲好每一个山西故事。”靳胜说。
      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张凯认为,导游不仅要掌握景点讲解内容,更要注重积累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必须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尤其是在实际带团中,更需要提高导游综合素质。比如,合理安排参观游览活动的技能、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的技能、果断处理意外事故的技能等。
      据了解,同样有着10年带团经验的张凯,在2017年就已经联合多名优秀导游,成立了金牌导游工作室,主动与山西各大旅游院校联系,通过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将自己在带团过程中走过的弯路、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经验与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分享等,以提升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座谈会上,王爱琴表示,此次金牌导游大赛是全省导游服务者专业技能、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的大练兵,也是全省文旅业服务品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大提升。“我们就是要通过比赛建立一支能代表山西形象的导游队伍,为山西文旅业高质量发展赢得良好市场和服务口碑。”

    让金牌导游真正成为行业引领者

      “如何不断提升导游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应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为优秀导游建立成长档案,让他们有发展的平台,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同时也成就他们的职业梦想。”在座谈会上,大赛评委之一、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许萍说。
      山西省的导游大赛从1990年首届青工技能大赛开始,已经有30年的历史。在30年当中,从最早的技能表演赛,到今天的金牌导游大赛,可以说是代表了我省培育旅游业人才的成果展示。
      许萍介绍说,今年举办的山西省第二届金牌导游大赛,是山西省文旅厅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也是导游大赛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次大赛完全对标国赛,同时根据我省选手的实际情况和本省特色进行了赛制方案的制定。
      据了解,本次大赛是2020年山西旅游发展大会“游山西·读历史”系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大赛从8月份启动初赛以来,报名参赛者达1000余人,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导游,也有刚刚步入导游行业的新兵。
      “在赛制的设置上,更加重视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尤其是热点话题评述环节和实地带团环节,是大赛赛制当中的一个最大亮点。”许萍表示,目前,我省正举全省之力锻造三大旅游板块,进一步挖掘山西旅游的特色。因此,比赛中围绕“游山西·读历史”“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乡村旅游、三大板块等行业热词及话题进行述评讲解,旨在通过比赛,进一步拓宽导游业对行业信息和旅游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把控,使获奖的选手真正成为行业引领者。
      省文旅厅市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大赛,提升了山西导游的影响力,使一些优秀导游脱颖而出,展现了我省导游的实力,从而带动全省导游队伍的健康发展。各级部门对这个行业的肯定,让他们更加热爱这个职业。
      另外,在过去30年间,山西省一共举办过11次普通类型的导游大赛,其中只有2次导游大赛涉及外语导游人员的大赛。许萍建议,为满足山西开放发展的需求,以及外语导游尤其是小语种导游人员的提升需求,下一步,我省可以继续举办外语类导游大赛。

    提升文旅发展“软实力”已形成共识

      在座谈会上,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导游的综合素质直接反映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软实力。山西历史文化厚重,导游讲解的作用十分重大。因此,我省的一些景区和旅行社已经从导游词的编撰和培训优秀讲解员上下功夫、动脑筋,研究怎样讲活山西的文化,讲活山西的故事。
      长治市八泉峡景区导游部经理冯建义说,导游讲解工作是景区管理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窗口,直接关系到景区的形象和发展。目前,八泉峡景区与浙江旅游大学、山西传媒学院已进行深度合作。而广胜寺景区则根据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培训、讲座、比赛等形式,重点培养导游的文化和历史素养,切实担负“游山西·读历史”品牌宣传的重任,让山西真正成为各地游客向往的文化胜地。
      在各地市代表发言中,晋城市旅游文物信息中心主任李军会建议,应建立全省导游供需平台,让导游在省际范围内交流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导游的收入。
      座谈会最后,王爱琴强调,当前,随着“游山西·读历史”活动的深入展开,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推动。全省导游人员要以传播山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坚守职业操守,加强文明旅游引导,持续提升专业化水平,力争为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据记者了解,为提升文旅发展“软实力”,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和文旅部门相继出台优秀导游奖补政策,实施导游素质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极大提升了我省导游的综合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此外,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山西省“三大旅游板块”导游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了“导游人才专题讲座”“导游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国家名导进山西”等多项导游素质提升行动,在行业内掀起了学习热潮,大大促进了导游整体素质提升,为讲好山西故事、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导游队伍保障。
      下一步,省文旅厅将继续实施好导游奖补政策,扎实推进导游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助推山西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栗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17期

    • 第2020-11-16期

    • 第2020-11-15期

    • 第2020-11-14期

    • 第2020-11-13期

    • 第2020-11-12期

    • 第2020-11-11期

    • 第2020-11-10期

    • 第2020-11-09期

    • 第2020-11-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