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听山西焦煤山西焦化职工“一家三代”人讲述奔向小康的故事

  曲爷爷和曲奶奶平时非常注重养生,91岁的曲爷爷每天在职工休闲广场锻炼两小时身体、准时看新闻联播、坚持每天阅览报纸,88岁的曲奶奶每天去打麻将、去老年大学唱歌儿。看到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在山西焦化的每一个岗位认真地工作,都过着自己幸福的小生活,两位老人如花一般绽放着满满喜悦和幸福。
  在山西焦煤山西焦化有这么一家三代人见证了企业职工走向小康生活的幸福感、充实感。曲帅是山西焦化焦化厂一名80后的职工,他的爷爷是山西焦化原劳资科科长,父亲是山西焦化焦化厂一名调火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家三代的小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和谐幸福。
  从都是补丁衣服到追求国际品牌。操劳了一辈子的曲奶奶一边帮儿孙们整理衣物,一边给我们讲述他和曲爷爷过去的故事。“我们出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那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年代,那时候家里只有一身衣服能穿去正式场合,剩下的衣服都是有补丁的,小孩子穿的衣服都是由大人衣服改良过的,我们一直教育曲家的子孙后代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曲妈妈告诉我们,爷爷奶奶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直到现在还是依然不肯买新衣服,儿女们给他(她)们买的衣服都要等到逢年过节才会穿一次。她和曲爸爸出生在60年代,那时候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最喜欢穿山西焦化发的工作服了,因为当时工作服的质量比日常穿衣要好很多,而且引以为豪自己是一个山焦人。
  曲帅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自豪地说:“不得不承认我们80后这一代人虽然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父母愿意把最好的给我们,父母会根据流行趋势给我们买最潮流的服饰,记得小时候穿过15块钱的双星球鞋、牛仔裤、皮夹克,这一身搭配上,在当时那个年代走在大街上回头率已经非常高了。如今,我们穿的衣服可以说是越来越潮、材质越来越好。”
  曲爸爸介绍道,“我们那个年代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到白面和饺子,进入80年代,蔬菜种类开始丰富了,肉类在家庭餐饮中就经常出现,为了能让我上班的时候带点有营养的饭菜,曲帅的妈妈会变花样给我做饭。如今,山西焦化每个食堂都给职工定制了营养均衡的自助餐,职工都能按时按点吃上可口的午餐,各个生产厂实行了‘班中餐’送餐制度,为岗位操作人员统一运送饭菜,方便了职工就餐。”
  没等爸爸介绍完,曲帅就滔滔不绝说起来了:“在我的记忆里,过年的时候饺子馅儿里的肉一年比一年多了,过春节的时候茶几上从原来的几块水果硬糖、瓜子花生渐渐变成了大白兔奶糖、健力宝饮料、巧克力。现在职工的收入日益增长,职工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更高了,孩子们早餐每周都是不重样儿的。”
  从住出租房到搬迁电梯房。90多岁的爷爷放下手中的报纸,缓缓地说道:“刚结婚的时候是在周边村子租房子住,再到后来住进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1979年的时候搬到了大约70平方米左右的楼房,曲帅出生的时候生活条件就好了很多,仅在平房里住了6年,7岁的时候搬到了山西焦化建造的商品楼居住。”
  如今,山西焦化职工的住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们都陆续搬到了电梯楼房,小区内增设停车位、交通标志,安装健身器材,完善阅报栏,设置广告栏……为了让职工社区活动精彩,山西焦化还在生活小区修建了职工休闲广场和职工活动中心,篮球场、乒乓球厅、羽毛球厅,建立了职工书屋,满足了不同人员的业余生活需求。
  曲帅和他的父母笑着说:“现在衣食无忧,开心的工作,快乐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小康生活!山焦成就了我们家的小康生活,以后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定会大有作为!”

本报记者翁剑 通讯员梁江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11-18期

  • 第2020-11-17期

  • 第2020-11-16期

  • 第2020-11-15期

  • 第2020-11-14期

  • 第2020-11-13期

  • 第2020-11-12期

  • 第2020-11-11期

  • 第2020-11-10期

  • 第2020-1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