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功能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主的融媒体圈,使各种媒体的边界更加模糊。二是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广大受众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传媒市场呈现出受众主导化、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媒体行业逐步走向以供需关系和服务转型为主的媒介融合市场路径,这对传统的媒体产业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
一、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MarTech市场研究报告》2019显示,“从2010年-2020年,传统媒体力求通过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合作逐步融入新媒体领域,但在转型过程中受到平台政策影响,加之广大受众多元化的行为习惯变化,导致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降低,亟需转型发展。”此外,传统媒体转型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跨区域传播、技术革新、思维理念更新等。
(一)不同区域媒介融合发展不平衡
传统媒体在不同区域的媒介融合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媒介形态的不平衡。各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媒介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平衡的,至今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传统媒体仍未实现平台与功能上的融合,没有进入媒介融合的发展阶段,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区域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存在极大的差异,使传统媒体在跨区域发展中遭遇到困境。二是跨区域发展效果不理想,无论覆盖率还是影响力都不尽人意。这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区域的经济水平、地方政策制度、平台的运营模式等。
(二)媒体内容缺乏个性竞争乏力
我国传统媒体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特别是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想要在竞争中拔得头筹,个体媒介的特性必须十分突出,这样才能获得受众的青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平台资源整合是一种进步,但趋同的板块设置非但无法使优势扩大,反而无法有效把握到受众需求。因此,如何构建聚合类、个性化平台,聚焦受众需求凝聚专业内容,已经成为媒体与平台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思维模式”滞后,“技术创新”不足
很多媒体产业都构建了自己的客户端和自媒体平台,认为采用新媒体技术和模式就算迈入了新媒体领域,这显然是错误的认知。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多元化,主体地位也日益增强,这就要求媒体平台要不断加强媒介的交互性与参与性,传统媒体必须转变思维模式,将传统的自身主导地位转变为服务、交互的思维。此外,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媒介的深入融合发展。转变思维模式服务受众是媒体转型发展的内在因素,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服务就是媒体发展的外在支撑。
二、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视角下如何转型
(一)创新思维模式,推动传统媒体在移动媒介中的深层次发展
现阶段,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发展一般有三条道路:自建平台和APP、微信公众号推广以及购买解决方案。自建平台和APP不仅需要较高的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微信公众号推广虽然资金投入较小,但媒介环境不够开放,而且无法与广大受众及时互动沟通,加之平台政策影响与诸多自媒体平台的竞争挤压,使传统媒体的转型困境重重;购买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与新型媒体产业合作来增强传播效果。以今日头条为例,平台自身不提供内容,主要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掌握受众喜好,通过智能化技术为其推送所需内容。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自身的资金投入,而且无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运营平台,同时加强了信息内容传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这种模式下,媒体平台只需要把控内容质量,加强自身技术支持就能实现转型发展。
(二)打造高质量内容,强化市场运作
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使网络媒体的信息源不断增加,广大受众日常接触的信息量快速增长。但媒体数量的增加与信息内容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媒体行业中某家媒体独大的情况不再出现,逐渐呈现出百家齐鸣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而言,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运营方面,挖掘用户喜好与行为习惯,满足受众需求,同时要构建用户黏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发展需要获得受众持续关注的吸引力,内容精细化、专业化、垂直化是媒体平台打造高质量内容的必然趋势,结合受众需求打造精品内容,凭借品牌影响力和社群化运营实现自身转型。
(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多渠道运营
传统媒体在转型发展中,不仅要加强内容的打造,还要加强技术创新。融媒体环境下,媒体由以往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要想给受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且及时掌握受众需求实现多渠道运营,就要不断更新产品质量与服务体验。技术的创新与进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人力资源,使传媒产业逐步走向智能化、科技化的道路。例如,加强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不断创新内容表达方式,增强受众的服务体验,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使传播效果更好。 (作者:太原教育电视台 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