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媒体报道,截至10月底,全省99.89%(46113个)的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民累计分红5.65亿元,基本完成改革任务。这一点,可喜可贺。
不过,若是将改革分为前后篇,目前,我们只是做完了改革的“前半篇”文章,而做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即通过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增添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则更为重要。
众所周知,与全国一样,我省农村三十年来围绕土地制度改革已经连续实现了多年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但与此同时,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基于此,山西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期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
在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之后,我们的目标就是持续深化改革,在做好“后半篇”文章上下大功夫。
其实,对于此时的山西来说,已经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了。我省吕梁的贾家庄,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要求,以统分结合、以统为主的经营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苏州市的吴中区灵湖村采取入股联营、出租经营、集体自营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张家港市永联村明晰村企产权,以工业反哺农业农村,等等。这些对我省探索股份权能实现形式、强化集体资产管理、行政村合并后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具有借鉴示范作用。
这也同时说明,做好“后半篇”文章,因地制宜很关键。全省各地经济实力、思维方式、改革经验都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各地下一步所走之路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就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做好几件事:一是创新培养选拔方式,尽全力通过外出培训交流、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提升带头人能力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让这些“领头雁”真正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二是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渠道,比如用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也可以实行村民向个人借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向银行贷款等等,解决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三是以多种形式解决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不畅的问题,盘活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最终,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农民通过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实现收入持续增加,百姓走向共同富裕。
这,也是改革的目的和归宿。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