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1月30日讯(记者王雁)日前,记者从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山西省太原市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总体规划》)通过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标志着太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据了解,自2019年12月国家林草局对太原创森工作正式备案以来,太原市把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作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化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点工作来抓,全市创森工作迅速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后,太原市要对照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标准要求,对照创建工作短板,谋划启动一批符合实际的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好现有林业工程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列出任务清单,倒排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切实把“创森”各项指标落到实处。
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太原市汾河美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形成33公里绿色景观生态长廊。东西山生态绿化扎实推进,百万亩森林生态屏障正在逐步构建,全长229.4公里的东山、西山、北山旅游公路全线贯通,串联起晋祠、青龙古镇、九龙山等68处景点,以及西山万亩生态园、东山五龙公园等30处城郊森林公园,构建起融合绿色生态、承载人文历史、传承三晋文化的景观长廊,勾勒出一幅城在林中、道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画卷。太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为山西省乃至全国造林绿化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必将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让锦绣太原更加绚丽多彩。
不仅如此,《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后,太原市要把创建工作作为太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列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考核目标;统筹各类宣传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一系列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创建森林城市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同时,还要把森林城市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参与和投入,进一步运用好已成型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