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山西省第二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暨“抖音普法”启动仪式上,国家税务总局蒲县税务局“三变三转”创普法新篇案例成功入选全省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变位置转观念 凝普法共识
转观念即着力转变普法观念,注重法治实践,构建从“独唱”变“合唱”的宣传格局。坚持党建引领,以“换位体验”为突破口,凝聚普法共识。一是部门间换位。“联起来”“融合好”,联合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关键岗位120余人进行换位体验,了解部门间不同的工作流程、业务知识、职能特点,转变普法观念。二是税企换位。“请进来”“走出去”,组织90余名税务干部与纳税人结对进行换位体验,检视了普法工作的问题、不足,了解普法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并召开换位体验活动感悟座谈会,交流普法理念。三是角色换位。“沉下去”“浮上来”,开展内部不同层次人员的换位,领导干部与中层、中层与基层、机关与派出机构、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等内部换位,接续普法力量,壮大普法队伍,深化普法理念。
该局法制股股长郭志伟说:“在几种不同形态的岗位进行‘换位’体验,不仅让税务干部在换位思考中转变了观念,而且凝聚了普法意识。”
变理念转作风 担普法之责
转作风即着力提升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强化法治能力,完成从“执法型”到“服务型”机关的蜕变。一是“法”定责任。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编制公布“权责清单”,开设“法律讲堂”,用好“业务日历”,实施约谈提醒,学法普法常态化,用法守法制度化。二是“法”润人心。创办《微风拂面》微杂志,利用“微宣传”“微政策”等板块定期推送最新税法知识。制作《减税降费总动员》《你来或者不来,我的服务一直都在》等宣传片,发放“多筷好省”政策宣传筷、减税降费政策环保袋,创新宣传形式。三是“法”优服务。认真落实“13510”工作制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的涉税问题和诉求;公布《办税事项“全程网上办”清单》《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实现“全程网上办”,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四是“法”化风险。坚持组织税费收入原则,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探索加强发票管理,全链条防范税收风险。紧盯关键环节,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有效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该局局长李跃琴说:“创新‘三变三转’提升了我县税务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推动了我县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也为法治山西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变方式转效率 显普法成效
转效率即着力转变税收普法方式,推动普法工作落实落地,实现普法效果由“表”及“里”、层层渗透。一是开展“随同办税”活动。开展主题为“每次十分钟,税企双提升”的“随同办税”活动,及时解决涉税疑难,实现税企双赢。活动开展以来,税务干部共参与900余人次。二是开展“多维宣传”活动。税法宣传延伸到机关、校园、景点、企业、农户、社区等地,优先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减税降费、个税申报、社保缴纳等法律知识。三是开展“普法提速”活动。设立“税企联系牌”,实施普法定制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电子税务局、“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等优势,“非接触式”办税升级添力,法治治理水平大幅提升,该局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和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称号,纳税人主动纳税申报率达99.5%以上,近几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纳税服务“零投诉”,营造了纳税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蒲县税务局以政策责任制落实为抓手,立足职能,创新开展了“三变三转”普法工作做法,优化了税收法治环境,对于推动全省税收普法工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本报记者王晓华 王媛 通讯员裴石明 冯勋功